多族群社会的国家建构:诉求与挑战
[Abstract]:......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分类号】:C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威尔·金里卡;刘曙辉;;多民族国家中的认同政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亚明;;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的纠纷解决机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2 郭建勋;;对改进《民族学概论》教学工作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3 欧群慧;巴战龙;;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对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的启示——以云南省景洪市勐罕镇中学为例[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张本英;评英国“1830年代理论家”[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5 张本英;英吉利民族与英帝国[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6 唐慧玲;;政治哲学视野下的罗尔斯差别原则[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任丙强;家庭与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对马克斯·韦伯观点的阐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8 庄德水,胡松;论政治文明视角下的群众监督[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9 闫超;;公共政策执行偏差问题的执行主体因素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10 檀江林;时亚男;严亮;;农村综合改革视阈下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青原;;中国传统“做人”概念与和谐社会[A];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第1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二)[C];2007年
2 王青原;;中国人日常语汇中的“做人”概念[A];第16回韩中伦理学国际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3 高国希;;论个人品德[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靳凤林;;臣民、人民与公民的道德界分[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韩春晖;;民主:一种世俗化的实践理性——评熊彼特的民主观兼谈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启示[A];北京高校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生第二次论坛--“现代民主与行政法”研讨会会议资料[C];2006年
6 徐勇;;现代国家建构中的非均衡性和自主性分析[A];政治改革与政府转型[C];2003年
7 田凯;;非协调约束与组织运作——中国慈善组织与政府关系的理论框架[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8 杨雪冬;;技术创新与地方治理改革:对三个案例的分析[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9 孔志国;;制度规避[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10 许建明;刘伟平;;制度性腐败的政治学[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利;律简身份法考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田鹏;认同视角下的欧盟语言政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李占魁;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丁鹏;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5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小芳;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变迁中的制度低效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刘园园;环境法律政策的执行机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董秀玲;清末民初鄂伦春族文化变迁研究(1895-1915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兵;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黄明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社会资本培育中的政府行为分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周艳;广西武鸣壮族三月三歌圩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潘瑜;客家祠堂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王爱军;行政行为的目的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王凯;由人格化到体制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毛佳怡;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的制度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伯军;;非洲民族国家建构面临的挑战与国际法[J];法治研究;2011年03期
2 石碧球;;辛亥革命前后近代中国民族国家认同的形塑[J];思想战线;2011年04期
3 郭为桂;;群众路线与现代中国的国家建构——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J];东南学术;2011年04期
4 许小青;1903年前后新式知识分子的主权意识与民族国家认同[J];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5 郁建兴;;治理与国家建构的张力[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01期
6 吴素雄;;国家建构的社会逻辑:从权力结构的均衡考察——兼论哈贝马斯交往权力对社会权力的制约[J];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12期
7 严庆;;从民族、国家结构类型看民族问题与民族治理的差异性[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年03期
8 陈毅;;对民主、繁荣与权力三者关系的思考[J];探索与争鸣;2010年02期
9 岳长龄;西方全球化理论面面观[J];战略与管理;1995年06期
10 任剑涛;政治的认知方式——政治现象描述与政治精神省察[J];东方论坛;199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健;;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文学中的“上海形象”[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冯天喻;;在“湖北省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上的发言[A];湖北省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韩琦;;为什么独立后的西属美洲没有建成统一的联邦国家?[A];"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5年
4 刘永丽;;“民族国家”想象与上海——晚清政治小说中的上海书写[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弗里德里克·詹姆逊;刘春荣;;全球化与政治策略[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二辑)[C];2001年
6 刘拥华;;游离的全球化与全球化政治[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7 李鸿宾;;传统与近代的对接——从地域和民族角度论述中国传统王朝的近代境域[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8 严荣;;国际政治经济的三元困境[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9 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A];2006民族宗教问题高层论坛暨甘肃研究基地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徐蓝;;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国家的主权保护[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晓萍;民族国家的建立与民族认同的危机[N];中国民族报;2011年
2 李云龙;关注:21世纪民族国家的命运[N];中国民族报;2002年
3 民族所 刘泓;欧盟的建立并不意味着民族国家的终结[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4 本报特约记者 蒉莺春;民族国家会消亡吗?[N];经济观察报;2003年
5 李明浩;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阶段[N];中国民族报;2009年
6 李明浩;全球化与民族国家的未来[N];中国民族报;2003年
7 李明浩;自治:前民族国家状态下的一种普遍现象[N];中国民族报;2009年
8 纳日碧力戈 复旦大学;文明、民族、国家:流动的边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王建娥;移民问题对民族国家观念及制度的挑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10 俞可平;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N];学习时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建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卢小平;共同体的维度——现代国家建构中的族群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郑丽丽;“病”与“药”——清末新小说中的“救国”想象[D];南开大学;2009年
4 陆勇;传统民族观念与清政府[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5 朱耀辉;城市文明与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兴起[D];复旦大学;2003年
6 刘杰;孙中山政治民族主义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刘凯;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国家主权自主有限让渡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8 李东铁;文化全球化与民族国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9 肖建飞;语言权利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赖晨野;农村民主管理的社会基础[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志颖;英国近代民族国家的成因[D];内蒙古大学;2010年
2 孟永强;论多族群村落中的族群认同与交往[D];兰州大学;2012年
3 白霞;民族国家与超越民族国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岳桥青;全球化背景下国家职能的嬗变[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5 李硕;清末“中等社会”与民族国家的建构[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刘俊丽;典型政治:政治典型人物的塑造[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吴能武;后民族结构与世界公民社会[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包正椺;现代国家建构视野下的乡镇政权建设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叶秀蓉;新时期家族小说[D];厦门大学;2006年
10 吴娟;法律全球化语境下法律移植呈现出的新特点[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822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482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