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那达慕”大会的地域性特点及其意义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2 02:32
【摘要】:在多民族的中国,民俗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和生活,还增加了民族凝聚力。同一地方或区域有着不同的习惯和民俗,也有不同的地方和区域却有着相同的民俗和习惯,而形成这些现象的原因都与“历史”这个因素有很大的关联,其次也受生态、生活环境因素的影响。不管是保留多一些本土传统民俗的地方,还是被后来驻入的文化所取代的地方,它都有着传承、演变、扩大和变迁的历史因素和过程。那么,笔者所要研究的对象——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的“那达慕”大会,它是蒙藏两个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历史的遗留和演变的结果;它是文化现象的外层变迁和族群认同的深层坚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的“那达慕”大会显现出蒙藏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独特文化侧影。本论文以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蒙藏民族的文化传统与历史联系回顾为主要脉络,以河南蒙古族自治县“那达慕”大会的仪式进程、内容方式、前后活动等作为研究和考察对象,对当地那达慕大会的文本呈现为本文的内容要点。正文分为五个部分,由绪论和四个章节构成;其中绪论部分包括有研究目的和意义,相关文献综述,以及本论文所运用的材料与方法。第一章论述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的自然地理、气候环境概况和蒙藏民族的历史联系及文化传统,为一个具有地方性特点的民俗节日的形成做客观背景描述和铺垫。第二章对大范围大概念的那达慕做了由来、起源、内容、寓意、名称演变等方面的概述,探究那达慕对蒙古民族所包含的特殊意义及影响。第三章详细描述河南县那达慕大会的前提准备情况、一般仪式过程内容,是对本文的文本呈现和分析。第四章从对那达慕赛事标本分析提炼出河南县那达慕大会所表现出的多民族杂居背景下蒙藏民族文化的交融,对族群和社区生活的意义,和对河南县那达慕的地域性特点的探究。通过田野调查法、文献分析法、访谈法,以及运用相关的民俗学理论并结合实际情况去分析、阐述和研究当地那达慕大会中的地域性特点,以及背后的社会和生活意义及其功能。
【学位授予单位】:西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K89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玉;张彩云;;内蒙古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期间气候特征分析[J];农技服务;2016年16期

2 ;那达慕大会[J];新疆畜牧业;2017年09期

3 王兰;;那达慕在“河南蒙旗”的文化价值及愿景[J];民族论坛;2017年05期

4 喇嘛哥;;过命的交情[J];37°女人;2016年12期

5 韩冷;;唱响冰与火之歌[J];老年世界;2017年02期

6 侯茗曦;;走进那达慕大会[J];小学生优秀作文;2017年25期

7 齐·布仁巴雅尔;;西宁市举行那达慕大会[J];中国土族;2014年03期

8 张占霖;;在市直文化系统首届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J];鄂尔多斯文化;2010年06期

9 杜梓;;首届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闭幕式致辞[J];鄂尔多斯文化;2010年05期

10 王永奎;;呼伦贝尔那达慕大会会场扩音设计 安装 调试[J];内蒙古广播与电视技术;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周冰;;挖掘本土资源 丰富区角内容[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2 乌丽丝;;蒙古民族“那达慕大会”的发展研究[A];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陈阳进;;试析民族传统体育在当前社会发展中的文化价值[A];“决策论坛——企业党建与政工创新工作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周欣宇;最后的铁蹄马[N];中国青年报;2011年

2 记者 徐永升;“中华一家亲 巴林草原情”海峡两岸各民族欢度那达慕开幕[N];内蒙古日报(汉);2017年

3 本报记者 付鑫鑫;小搏克手:因为喜欢,不觉得苦[N];文汇报;2017年

4 记者 孙丹丹;激情在美丽湖畔点燃[N];柴达木日报;2017年

5 记者 孙丹丹;海西州第七届蒙古族那达慕大会暨德都蒙古[N];柴达木日报;2017年

6 记者 柳文华 杨坤;新老钢城那达慕大会上碰出产业火花[N];巴音郭楞日报(汉);2017年

7 ;民生优先 让梦想光耀草原[N];呼伦贝尔日报;2017年

8 记者 孟静航;巴林左旗第十八届那达慕大会开幕[N];赤峰日报;2017年

9 记者 曲方;“中华一家亲 巴林草原情”海峡两岸各民族欢度那达慕暨赤峰市第二届那达慕大会在巴林右旗开幕[N];赤峰日报;2017年

10 记者 李瑞芳;第二届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安保工作视频调度会召开[N];鄂尔多斯日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格卓玛;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那达慕”大会的地域性特点及其意义研究[D];西藏大学;2018年

2 冯建军;内蒙古那达慕大会的项目分类体系构建及发展对策研究[D];温州大学;2011年

3 敖登吉如嘎;银色那达慕文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年

4 徐坤;内蒙古自治区旅游那达慕大会开发对策研究[D];燕山大学;2009年

5 乌云达来;那达慕经济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6 浩布尔;那达慕的发展及其创新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7 查力干;锡林郭勒那达慕品牌形象建设与推广策略[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年

8 陈巴特尔;搏克传承与发展的口述史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9 李含;蒙古族那达慕发展现状及学校传承路径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10 王珏;新疆锡伯族与蒙古族射箭文化比较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250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7250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5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