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清末以来云南小凉山彝族尔普的变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3 13:20
【摘要】:“尔普”为凉山彝语,是“尔普比牛”、“尔普比普”、“尔普比略”的简称,属于北部方言区诺苏支系的专有名词,是凉山彝族在婚丧、命金赔偿、纠纷赔偿等特殊场合中的经济援助。关于尔普的含义,目前学术界有多种不同的观点,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及实地田野调查,笔者认为“尔普”应为“商议的价格、价钱”之意。尔普是在凉山彝族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物质经济等方面极度匮乏下的产物,是彝族社会的一个经济现象,也是家支文化的一部分。历史上尔普在相对闭塞的凉山彝区产生了较大影响,在体现家支互助及维护家支组织运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云南小凉山彝族是清末从大凉山迁徙而来,论文根据云南小凉山彝族尔普的发展演变过程分为三个历史时期:清末至民主改革前、民主改革至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以来。清末至改革开放以来,尔普随社会的变迁而变迁,本文通过对清末以来小凉山彝族尔普的调查和研究,论述不同历史时期小凉山彝族尔普存在的类型、发展特点,分析尔普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功能,并运用社会变迁的相关理论进行阐释,通过尔普来探析其背后的等级制度、血统观念及家支组织的变化,进而揭示凉山彝族社会变迁的微观过程。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C951
【图文】:

清末以来云南小凉山彝族尔普的变迁研究


2013年宁蒗县县城阿鲁XX丧事之阿鲁家支尔普记录

清末以来云南小凉山彝族尔普的变迁研究


2015年宁蒗县县城阿鲁XX婚事之阿鲁家支尔普记录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季涛;;地方政体的脱嵌:论凉山彝族家支制度的变迁与持存[J];开放时代;2017年01期

2 罗边伍各;;凉山彝族婚俗变迁及其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3 沙马阿青;;凉山彝族婚俗中聘金的变迁[J];今日民族;2015年12期

4 周如南;;歧视的地方性逻辑:凉山彝区家支整体主义下的疾病应对与意义生产[J];开放时代;2015年04期

5 莫洛依古莫;张大勇;;彝族“家支文化”与传统养老机制的现代价值——以凉山州Y县L村为例[J];新西部(理论版);2015年07期

6 刘建成;;凉山彝族传统家支制度对妇女权益的保障与救济研究——以仁列家支为例[J];黑河学刊;2015年03期

7 吴桃;;论凉山彝族“家支”制度文化[J];人民论坛;2013年02期

8 张晗;;多元文化背景下凉山彝族家支文化的嬗变与重构[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12期

9 姚平;李戬;;论彝族传统家支文化中伦理道德思想的作用——从社会变迁视角考察[J];民族论坛;2012年06期

10 吴建华;;论新时期四川凉山彝族传统习惯法的变化[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正发(阿里瓦萨);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瓦合;父系家支文化与丧葬习俗关系的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7年

2 吉鲁比古;城镇化进程中的凉山彝族家支协会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3 陈浩;云南小凉山彝族民间社会支持系统及其观念条件探析[D];云南大学;2012年

4 赵君;社会转开进中的家支:彝族的民间权威、规范与秩序[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273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7273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f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