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民歌《白鹿之歌》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892.3;I207.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岳林;从民俗事象到小说悲剧景观——《红楼梦》中的生日描写[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2 岳雪莲;;传统节日与农业自然灾害的相关性分析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9期
3 王玲;;浅谈迷信与俗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4 陈光;;论摩门教的起源和发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5 梁静华;;海南乡土散文的民俗问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1期
6 邱庆山;汉语詈语致詈方式的文化心理[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7 侯松涛;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的社会习俗变迁[J];北京党史;2002年04期
8 赵箭平;;大连祭海文化考察[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12期
9 海丽其汗·卡德尔;;吐鲁番迪坎尔麻扎[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12期
10 张云涛;;从戒台寺石刻看其宗教的历史地位与传承[J];北京历史文化研究;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岑惠;;清代媒婆制与现代婚姻中介的制度比较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张镭;;习惯生成问题新论[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3 张铁山;;莫高窟北区B128窟出土回鹘文《慈悲道场忏法》残叶研究[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张勃;;寒食节起源研究[A];清明(寒食)文化的多样与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寒食)论坛文集续编[C];2011年
5 宝力格;盛明光;黄金;;论草原文化[A];中国·内蒙古首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王海荣;;论北方游牧民族民俗特征及功能[A];中国·内蒙古第四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刘爱昕;;喜气洋洋中国红——浅谈红色在中国民俗文化中的意义[A];中华吉祥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山东省民俗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孙芳;;村落仪式中的求吉——以济南市历城区黄巢村为例[A];中华吉祥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山东省民俗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朱威烈;;伊斯兰文明与世界[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10 王彤江;;隋唐五代诸家气法的理论基础初探[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淑英;多元文化空间中的湫神信仰仪式及其口头传统[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吴舜立;自然审美: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郭辉;明清小说中尼僧形象之文学与文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李笑频;民族民间艺人生活的苦乐原则[D];云南大学;2010年
6 袁梅;中国古代神话中智慧导师阿尼玛原型及其承传移位[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乐;基于中国古代哲学的中医理论发展研究及医家思维模拟方法初探[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吕韶钧;舞龙习俗与民族文化认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9 杨文法;热贡赛姆耘宗教信仰类型与功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谢冰雪;扩大的家族——洮河流域藏族传统民间组织沙尼调查[D];兰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迎芬;乐亭大鼓的民俗性探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吴琼;布宁小说中的普世性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时锐;海南黎族习惯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董云香;先秦节庆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解晓旭;《常谈S堋芳捌涿袼子锘愫退子锎恃芯縖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郭莲纯;语文教育中的民俗文化渗透[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尹伟;藏族民俗文化中的海螺初探[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刘丽;苗族崇龙习俗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张家惠;国民政府时期青岛慈善事业研究(1929-1937)[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10 蒋作文;湘西民俗体育渊源、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786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778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