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新疆巴州彝族务工人员”获得感”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01 20:05
   以凉山州会东县为例,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流入新疆巴州地区从事农业生产工作的彝族务工人员的"获得感"的来源,从物质生活条件改善、个人能力提升以及所处社会情境改善等方面探讨了这一群体的"获得感"的基本情况,并进一步提出了彝族务工人员获得感提升路径,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彝族农民更好地融入流入地,也有利于推动凉山彝族地区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工作,助推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
【部分图文】:

分析框架,彝族,巴州


巴州彝族务工人员这一群体的获得感究竟从何而来?凉山州作为国家脱贫攻坚的“硬骨头”和“主战场”之一,仅仅依靠外部力量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在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的时代背景下,要想搞好凉山彝区的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工作,应该聚焦彝族农民工这一群体,他们的获得感是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共同诉求,是衡量彝区脱贫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从物质获得、能力获得和社会情境三个维度研究巴州彝族务工人员这一群体的获得感(图1)。(一)物质获得感:获得感的基本保障和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木乃;;神圣与秩序:凉山彝族洁净与污秽观念的文化诠释[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01期

2 马保华;;彝族家支与社会和谐稳定——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3 李平福;;彝族社会中“酒文化”的功能分析[J];学理论;2017年07期

4 李忠桥;陈昌文;;现代化进程中的凉山彝族家庭[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5期

5 阿各莫;严光友;;浅析康巴彝族女性头帕[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年11期

6 李德虎;薛景;;21世纪彝族研究综述[J];贵州民族研究;2009年06期

7 李列;;现代学术视野下的彝族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8 王广川;;彝族人的风尚[J];西部学坛;1994年01期

9 杨嘉祺;罗椰文;傅立力;林兴城;舒成;;高额彩礼对少数民族居民消费和生产活动的影响——以楚雄、凉山部分彝族聚居地为例[J];现代商业;2017年19期

10 高文;;中越边境彝族边民分布特点及迁徙原因探析[J];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赫章彝族辞典[A];毕节地区第五届社科评奖获奖成果选[C];2006年

2 潘正云;马林英;;凉山彝族女童教育应为特别关注的领域[A];社会性别与发展在中国:回顾与展望[C];2002年

3 杨树美;;从《指路经》看彝族关于人的思想[A];科学发展观与民族地区建设实践研究[C];2008年

4 朱炳祥;;民族文化转型的形态学特征——以摩哈苴彝族村和周城白族村的通婚圈为例[A];社会转型与文化转型——人类学高级论坛2012卷[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虹;我市组团赴新疆巴州慰问援疆工作人员[N];邯郸日报;2010年

2 特约撰稿 阿克鸠射;一年来,习总书记关心的彝族村民生活怎么样?[N];中国民族报;2019年

3 重庆商报-上游新闻记者 宋剑;彝族小伙心怀感恩讲述家乡巨变 赢得阵阵掌声[N];重庆商报;2019年

4 特约记者 文森 通讯员 杨鑫;三宝彝族乡首批40户178名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喜迁新居[N];黔西南日报;2018年

5 记者 韦欢;三宝彝族乡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稳步推进[N];黔西南日报;2018年

6 翟长雄 罗用岚 杨浩;三宝彝族乡搬迁群众话“丰收”[N];贵州民族报;2018年

7 潘蛟 中央民族大学;文化自觉与彝族学的兴起[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8 侯远高;凉山彝族乡村陷入发展困境的真正原因[N];中国民族报;2015年

9 记者 张涛;祝愿彝族同胞生活越来越好[N];甘孜日报(汉文);2010年

10 本报记者 陈曦;研究审议《凉山彝族自治州行政程序规定》(草案)等事项[N];凉山日报(汉);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林栩;凉山彝族就业现状调查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3年

2 孔祥峗;彝族语言逐代消失的田野调查[D];云南大学;2015年

3 李选路;彝族古代社会变迁思想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年

4 赵君;社会转开进中的家支:彝族的民间权威、规范与秩序[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易凡慧子;彝族古代理想社会思想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年

6 雷海;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民族关系及其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7 李俊芳;苦荞在彝族习俗中的社会功能分析[D];云南大学;2012年

8 蒋大国;当代凉山彝族青少年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整合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9 肖先瑞;从不同时期传统文化看彝族妇女地位的变化[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10 把红梅;楚雄彝族十二兽舞文化价值与传承发展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319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8319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9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