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藏东农牧区家庭结构特征分析——以芒康县邦达乡加尼顶村为例

发布时间:2020-10-01 17:49
   藏东农牧区某些偏远乡村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家庭结构的变迁极为缓慢,传统家庭结构依然占据主导地位。田野调查表明,目前藏东农牧区的家庭结构主要表现出如下特征:家庭规模较大;家庭劳动力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缺乏;家庭决策模式主要为户长(家长)决定;传统的早婚以及一妻多夫婚姻习俗依然盛行;家庭子女教育观念较强;农村养老方式以社会养老保险为主;家庭职业结构较为传统。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应依托精准扶贫、教育脱贫、积极的宗教政策、美丽乡村建设等政策措施,积极引导农牧民家庭结构向着整体发展变迁。
【文章目录】: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一)家庭人口结构特征
        1. 家庭人口规模
        2. 家庭代际结构
    (二)家庭文化结构
    (三)家庭婚姻结构
        1. 家庭权力结构
        2. 家庭婚姻结构
    (四)家庭抚育和赡养结构
        1. 子女教育
        2. 赡养结构
        3. 家庭职业结构
三、结论与建议
    (一)调查结论
        1. 家庭人口结构特征
        2. 家庭文化结构特征
        3. 家庭婚姻结构特征
        4. 家庭抚育与赡养结构特征
        5. 农村职业结构特征
    (二)政策建议
        1. 以精准扶贫政策的深入实施为契机,塑造新的家庭职业观念
        2. 依托教育脱贫攻坚战的实施,全方位推进藏东农牧区家庭结构变迁
        3. 通过积极的宗教政策,逐步消解宗教在家庭结构观念上的负面影响
        4. 继续强化教育政策,防止传统家庭文化的代际传递
        5. 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促进农牧民生活方式积极发展
        6. 提高个人道德素质和法制观念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彭大松;;家庭价值观结构、代际变迁及其影响因素[J];当代青年研究;2014年04期

2 张雯;张广胜;;东北地区农村家庭结构变迁的调查分析——辽宁省一个典型村落的田野调查[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李颖;;甘肃省农村家庭教育态度与方式调查研究报告[J];中国农业教育;2007年01期

4 王跃生;;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变动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5 唐灿;中国城乡社会家庭结构与功能的变迁[J];浙江学刊;2005年02期

6 胡亮;由传统到现代──中国家庭结构变迁特点及原因分析[J];西北人口;2004年02期

7 张原震;中部欠发达地区农村老年人养老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人口研究;200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龚新琼;;都市家庭伦理剧叙事的新趋向与新策略[J];南大戏剧论丛;2015年02期

2 杜鹏;;嵌入与再造:利益性家庭的生成机制——基于浙江J村家庭作坊的社会学考察[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3 彭希哲;胡湛;;当代中国家庭变迁与家庭政策重构[J];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12期

4 童辉杰;黄成毅;;当代中国家庭结构的变迁及其社会影响[J];西北人口;2015年06期

5 张立龙;;福利国家长期照护制度及对中国的启示[J];社会保障研究;2015年06期

6 倪旭君;;居民家庭结构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影响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15年11期

7 张坤;胡建;;农村养老视域中传统孝道文化的固本与开新[J];理论导刊;2015年10期

8 葛明瑜;;论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干预制度之建构[J];东南司法评论;2015年00期

9 张孟见;;新社会风险下的家庭政策:欧洲经验与中国关照[J];广西社会科学;2015年09期

10 原新;王丽;;劳动年龄流动人口面临的老人赡养困难分析[J];老龄科学研究;2015年09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安琪;;家庭价值观的变迁特征探析[J];中州学刊;2013年04期

2 康岚;;代差与代同:新家庭主义价值的兴起[J];青年研究;2012年03期

3 刘汶蓉;;家庭价值的变迁和延续——来自四个维度的经验证据[J];社会科学;2011年10期

4 杨善华;;中国当代城市家庭变迁与家庭凝聚力[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李银河;;家庭结构与家庭关系的变迁——基于兰州的调查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6 唐灿;;家庭现代化理论及其发展的回顾与评述[J];社会学研究;2010年03期

7 朱有国;;我国农村家庭养老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8 郑卫东;;二十世纪村落家庭结构、家长权威与生育的变动——山东东村调查[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9 史秉强;;代际之间“责任伦理”的重建——解决目前中国家庭养老问题的切入点[J];河北学刊;2007年04期

10 温蓉;;社会变迁中的东乡族家庭:结构、功能及家庭成员关系[J];社科纵横;2007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雁军;余志坤;;藏东农牧区家庭结构特征分析——以芒康县邦达乡加尼顶村为例[J];西藏研究;2018年06期

2 海英;格日勒图;;牧区扶贫工作的政府行为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12期

3 王艳;韩广富;;当代中国牧区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4 阿德力汗·叶斯汗;;新疆新牧区建设的困难与途径[J];中国民族;2008年02期

5 杨立新;牧区脱贫要实现“七个转向”[J];中国民政;1999年07期

6 王莉茜;变灾后援助为灾前建设投入——内蒙古、新疆、青海易灾牧区防灾建设成效显著[J];中国牧业通讯;1994年01期

7 史慧;;牧区地方政府社会保障职能研究[J];商;2016年05期

8 张丽君;;中国牧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实践及对策研究[J];民族研究;2013年01期

9 刘沛兵;;加快推进农村牧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J];实践;2006年Z1期

10 潘鹰;;构建内蒙古农牧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之我见[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阿拉坦宝力格;;从游牧文明走向工业文明的时候——演变中的“牧区大寨”神话故事[A];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人类学高级论坛2009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杨少博;自治区督导组来我市调研指导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等重点工作[N];鄂尔多斯日报;2016年

2 本报评论员;进一步加强农牧区防治非典工作[N];西藏日报;2003年

3 记者 王刚;全州2008年度选派高校毕业生到农牧区任职服务笔试结束[N];祁连山报;2008年

4 盖志毅 宋维明 陈建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牧区生态移民[N];中国民族报;2008年

5 宋金龙;东乌旗女企业家深入牧区献爱心[N];锡林郭勒日报;2007年

6 通讯员 栗彦明;左旗农村牧区医疗救助工作多措并举[N];赤峰日报;2006年

7 包俊臣;消除贫困是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前提和基础[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8 图门乌力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政治保障[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9 李占荣;多措并举 完善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障制度[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10 记者 谭玉兰 通讯员 晋延平;我区农村牧区贫困人口10年减少228.6万[N];内蒙古日报(汉);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艳;中国牧区扶贫开发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富宽;内蒙古新牧区建设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2 微丽丝;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牧区公共服务供给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3 王晔;内蒙古农牧区扶贫开发的政府行为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4 吕玲;基于参与式理论视角下西藏牧区反贫困研究[D];西藏大学;2016年

5 萨胡热;鄂温克族牧区牧民生活方式变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6 景婕;改革开放以来牧区家庭30年社会生活变迁[D];西北民族大学;2014年

7 赵婧;内蒙古农牧区公共产品供给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7年

8 宋晨;增权理论下牧区已婚藏族妇女权益问题探究[D];西北大学;2015年

9 恩克那生;社会变迁视野下的新牧区建设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年

10 翁格;牧区生态移民社会支持系统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317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8317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9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