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文化空间视野下新时代摆手舞文化的演进

发布时间:2021-03-29 02:47
  以文化空间为视野,围绕摆手舞文化空间的演进展开研究。认为摆手舞文化空间在演进过程中,其演进的原生驱动力来自文化群体内部发展的需求,并表现出特定的功能与形式。以土家人长期以来的生活方式为融合剂、其优秀的民族文化为内核和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为外壳,构成摆手舞文化空间的结构基础,结合其模型发现:新时代摆手舞文化空间的演进在功能上表现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在形式上表现为"一体多元化"发展。 

【文章来源】:湖北体育科技. 2020,39(03)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文化空间视野下新时代摆手舞文化的演进


文化空间结构模型图

文化空间


站在新时代,从摆手舞文化空间演进的原始驱动力看,来自民族内部的需求总结起来不外乎就是生活需求和文化需求。首先,在特定时期内,文化空间的本质就是一种民族生活方式,文化空间的演进与重构,始终都是同人类本身的生活需要联系在一起的;其次,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而民族文化又是摆手舞文化空间的内核,尽管社会多元发展给摆手舞文化的传承带来了冲击,但摆手舞文化空间的内核仍是民族文化,只会在外部文化形式上表现出更多的需求。因此,具体来说,新时代摆手舞文化的演进在功能上表现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在形式上表现为一体多元化发展(图4)。4.1 功能演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文化空间,生活方式


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直接影响着土家人的生活方式,反过来,这些生活方式又反映着土家族的民风民俗和生态环境,这3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由此形成了以民族文化为内核、生态为外壳、生活方式为民族文化和自然环境的融合剂的模式,成为摆手舞文化空间的结构基础。首先,一个人出生在特定文化中,每个人都有共同拥有一系列行为模式的普遍倾向。这种后天学习而来的文化是一种适应机制,学就是以既定的行为方式作为模型,把原有的生活方式加以改造并逐渐趋同的过程。学的方法无非是通过长时间的反复实践,使一个人习惯于一种新的行为模式[12]。其次,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与其生态环境构成了有机的统一体,环境在人的参与下进行演化,人在一定的生态环境的影响下形成各自的生活方式。远古时期,人类生活在比较单一的自然生态环境之中,他们的一切活动都要顺应自然、适应自然,人们在狩猎野生动物、采集野生植物等活动中发现一些对自己有利的东西,许多古老的原生态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就由此而来。它们多少带有原始巫术的色彩,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对自身行为方式的朦胧认识[13]。最后,文化不会凭空产生,而是某种社会关系的结果。文化不仅有文学、语言等大众艺术形式,还具有广阔的社会表现,特定时代中出现的服饰花样、语言习惯及其他生活方式等都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同时,各地区文化的不同,究其根源还是来自于地域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影响其生活方式,再由生活方式影响到文化(图2)。就摆手舞文化空间而言,具体表现如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来凤土家摆手舞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 唐金梦,陈艳,梁婷,姚海帆.  湖北体育科技. 2019(07)
[2]作为“身体化”审美活动的体育健身的文化哲学研究——基于莫里斯·梅洛-庞蒂和理查德·舒斯特曼身体思想[J]. 赵歌.  体育科学. 2019(01)
[3]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空间及其演化[J]. 王钧,韦晓康.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8(02)
[4]少数民族村寨文化变迁与空间重构——基于平等侗寨旅游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研究[J]. 吴忠军,代猛,吴思睿.  广西民族研究. 2017(03)
[5]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空间生态建设研究——以哈尼族磨秋为例[J]. 王钧,王长生,谷松,宋彩珍,祝捷.  中国体育科技. 2017(02)
[6]非遗视野下的文化空间理论研究刍议[J]. 陈桂波.  文化遗产. 2016(04)
[7]“文化空间”视野下的高校武术文化传承研究[J]. 温搏,王旭景,石牙牙.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6(03)
[8]民族传统体育的走向[J]. 倪依克,胡小明.  体育科学. 2014(12)
[9]旅游地域系统时空维演化理论探讨[J]. 李雪,李善同.  社会科学家. 2012(09)
[10]论“文化空间”[J]. 向云驹.  三峡文化研究. 2008(00)

博士论文
[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研究[D]. 李想.中共中央党校 2010



本文编号:31067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1067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e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