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实践论视域下人类学的知识生产与文化实践
发布时间:2021-04-09 14:58
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自始至终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人类在实践中生产知识、创造文化。传统人类学以遥远的与"欧洲中心文化"具有明显差异性"非西方"的"原始社会"或"土著民族或族群"社会文化研究而著称。伴随研究范式和理论格局的拓新,人类学研究的"田野"不再是纯粹"远方"的"他者社会","田野空间"亦从地理空间范畴延伸到文本空间、口述传统及网络虚拟社会空间等非地理空间范畴,人类学者不断游走于"自我"与"他者"之间的文化丛林中观他以视自我,运用田野工作和民族志书写来进行着自己的知识生产、文化实践和理论建构。与此同时,人类学者对传统田野工作与民族志书写的真实性、客观性、权威性与科学性进行反思与批判,推动着文化人类学理论范式和工作方式与时俱进,凸显时代特性。
【文章来源】: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22(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与作为人类学基本研究方法的田野工作
二“马林诺夫斯基革命”与传统人类学知识生产的基本方法
三“写文化”与后现代人类学民族志叙事方法的反思性呈现
四“网络时代”与人类学知识生产、文化实践的新空间新形式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克思主义人类学视野中的文化批评理论[J]. 王庆卫. 学术研究. 2018(02)
[2]一种方法的反思:新媒体时代的网络民族志研究[J]. 张媛,王丽霞. 民族论坛. 2017(04)
[3]再思族群:基于田野与阅读的启发[J]. 刘琪.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7(05)
[4]微信民族志与写文化——基于文化转型人类学的新观察、新探索与新主张[J]. 赵旭东. 民族学刊. 2017(02)
[5]弗雷泽与斯宾塞对现代人类学田野方法论创建的贡献[J]. 梁君健. 民族研究. 2016(06)
[6]“从事民族志”:马林诺夫斯基与格尔茨[J]. 胡鸿保,张丽梅. 世界民族. 2010(01)
[7]何处是田野?——人类学田野工作的若干反思[J]. 黄剑波. 广西民族研究. 2007(03)
[8]民族志发展的三个时代[J]. 高丙中.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3)
[9]从田野工作到文化解释[J]. 赵旭东. 民俗研究. 2004(04)
本文编号:3127827
【文章来源】: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22(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与作为人类学基本研究方法的田野工作
二“马林诺夫斯基革命”与传统人类学知识生产的基本方法
三“写文化”与后现代人类学民族志叙事方法的反思性呈现
四“网络时代”与人类学知识生产、文化实践的新空间新形式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克思主义人类学视野中的文化批评理论[J]. 王庆卫. 学术研究. 2018(02)
[2]一种方法的反思:新媒体时代的网络民族志研究[J]. 张媛,王丽霞. 民族论坛. 2017(04)
[3]再思族群:基于田野与阅读的启发[J]. 刘琪.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7(05)
[4]微信民族志与写文化——基于文化转型人类学的新观察、新探索与新主张[J]. 赵旭东. 民族学刊. 2017(02)
[5]弗雷泽与斯宾塞对现代人类学田野方法论创建的贡献[J]. 梁君健. 民族研究. 2016(06)
[6]“从事民族志”:马林诺夫斯基与格尔茨[J]. 胡鸿保,张丽梅. 世界民族. 2010(01)
[7]何处是田野?——人类学田野工作的若干反思[J]. 黄剑波. 广西民族研究. 2007(03)
[8]民族志发展的三个时代[J]. 高丙中.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3)
[9]从田野工作到文化解释[J]. 赵旭东. 民俗研究. 2004(04)
本文编号:31278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12782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