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族、地域认同到“命运共同体”:传统村落互嵌式民族关系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1-04-24 06:44
构建互嵌式民族关系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措施与路径,更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议题的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村落纳禄村超民族身份的民族与姓氏互嵌结构为互嵌式民族关系的形成提供物质基础,地域认同及壮族与汉族之间在教育思想观念、语言交流、族际通婚、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互嵌又为其奠定了精神基础。从家族、地域认同到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产生是纳禄村互嵌式民族关系形成的脉络及特点,其中,入选中国第一批传统村落起到关键性作用。互嵌式民族关系的形成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其路径既有生成型,又有建构型。此外,各个多民族杂居区的民族互嵌实践经验独具特色,需进一步总结和深入研究。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研究.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一、民族与姓氏结构:互嵌式民族关系的物质基础
(一)超民族身份的民族与姓氏互嵌结构
(二)从“纳禄两头贾”到交错杂居的居住格局
二、地域认同与文化互嵌:互嵌式民族关系的精神基础
(一)由“拿鹿”到“纳禄”:教育观念上的互嵌
(二)语言上的交流互通
(三)族际通婚与习俗的互嵌
1.“好女不出门”:村内族际通婚
2. 婚俗上的“学客”与“学壮”
(四)文化艺术上的交流互嵌
三、传统村落与命运共同体:互嵌式民族关系的形成
(一)从生成型到建构型的互嵌民族关系
(二)从村落共同体到命运共同体的民族交融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空间、地景与传统村落的开发与保护——以广西象州县纳禄村为例[J]. 罗彩娟.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2]民族互嵌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在逻辑[J]. 郝亚明.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3)
[3]互嵌式社会视域下的民族团结研究[J]. 张少春. 西北民族研究. 2019(01)
[4]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模式比较、现实困境与未来走向[J]. 张鹏,张为波. 广西民族研究. 2018(01)
[5]民族的融合、交融及互嵌[J]. 王希恩. 学术界. 2016(04)
[6]民族互嵌理论新思考[J]. 刘成. 广西民族研究. 2015(06)
[7]“互嵌”的机理与路径[J]. 严庆. 民族论坛. 2015(11)
[8]民族互嵌型社区:涵义、分类与研究展望[J]. 杨鹍飞. 广西民族研究. 2014(05)
本文编号:3156884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研究.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一、民族与姓氏结构:互嵌式民族关系的物质基础
(一)超民族身份的民族与姓氏互嵌结构
(二)从“纳禄两头贾”到交错杂居的居住格局
二、地域认同与文化互嵌:互嵌式民族关系的精神基础
(一)由“拿鹿”到“纳禄”:教育观念上的互嵌
(二)语言上的交流互通
(三)族际通婚与习俗的互嵌
1.“好女不出门”:村内族际通婚
2. 婚俗上的“学客”与“学壮”
(四)文化艺术上的交流互嵌
三、传统村落与命运共同体:互嵌式民族关系的形成
(一)从生成型到建构型的互嵌民族关系
(二)从村落共同体到命运共同体的民族交融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空间、地景与传统村落的开发与保护——以广西象州县纳禄村为例[J]. 罗彩娟.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2]民族互嵌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在逻辑[J]. 郝亚明.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3)
[3]互嵌式社会视域下的民族团结研究[J]. 张少春. 西北民族研究. 2019(01)
[4]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模式比较、现实困境与未来走向[J]. 张鹏,张为波. 广西民族研究. 2018(01)
[5]民族的融合、交融及互嵌[J]. 王希恩. 学术界. 2016(04)
[6]民族互嵌理论新思考[J]. 刘成. 广西民族研究. 2015(06)
[7]“互嵌”的机理与路径[J]. 严庆. 民族论坛. 2015(11)
[8]民族互嵌型社区:涵义、分类与研究展望[J]. 杨鹍飞. 广西民族研究. 2014(05)
本文编号:31568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15688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