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怒族与藏族的民居文化交融——以云南怒江丙中洛地区为视角

发布时间:2021-06-28 15:48
  云南怒江丙中洛是藏族和怒族杂居的地区,民族文化之间的碰撞、吸收和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民居形式和建房习俗。怒族传统的木楞房和木板房逐渐减少,而怒族和藏族相结合的房屋结构逐渐成为村寨建筑的主流。怒族和藏族的民居融合彼此的建筑特色,吸取双方的优势,既保留了各自的传统民居特点,又融入了对方的建筑风格。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8,35(04)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丙中洛地区的住屋相关背景
二、丙中洛地区的民居建筑形式
    (一) 木楞房 (怒族语称“细兰井”)
        1.“井干—土墙”式住房
        2.“平座式”垛木房
    (二) 木板房 (怒族语称“达布兰井”)
    (三) 结合怒族与藏族民居特点的房屋类型
三、怒族与藏族的文化融合在民居形式与结构上的体现
    (一) 粮仓
    (二) 院廊
    (三) 右厢房
    (四) 正房
    (五) 左厢房
四、怒族与藏族的文化融合在建房习俗中的体现
    (一) 相同的“贡撒拉” (5)
    (二) 融入藏族特色的怒族建房舞
    (三) 融入藏传佛教文化的民居建筑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构建共生互补型城市民族关系的思考——兼论城市和谐民族关系构建的基本人文理念和实践目标诉求[J]. 沈再新,程芳.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1(05)
[2]“和而不同”对构建和谐社会民族关系的启示[J]. 吴用.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06(01)



本文编号:32546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2546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4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