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文化与历史之间:吉首大学历史民族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发布时间:2021-08-28 13:48
  吉首大学民族学学科创建20年以来,历史民族学领域在江应梁先生所提倡的"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三结合的研究范式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杨庭硕先生学科团队所提倡的"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生态学"四结合的研究范式。20余年间,历史民族学研究结合田野与文献,先后推出了历史人类学研究丛书等一系列的学术论著,并主动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助推永顺老司城申遗成功,走出了一条有吉首大学特色的历史民族学研究之路。 

【文章来源】:贵州民族研究. 2020,41(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从杨成志先生到江应樑先生:吉首大学历史民族学的学脉渊源
    (一)杨成志先生的民族学研究理论与方法
    (二)江应樑先生“民族学、历史学、考古学”三结合研究理论与方法
二、从“三结合”到“四结合”:吉首大学历史民族学研究理论的进一步创新
    (一)杨庭硕先生的云大求学经历与自身背景
    (二)教学与科研间:30年来杨庭硕先生对历史民族学研究理论的创新
三、科研与论著:吉首大学历史民族学研究理论的发展
四、使命担当与区域社会经济:吉首大学历史民族学的地方化服务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江应樑人类学民族学跨学科方法及其新时代意义[J]. 刘彦.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2]我是如何走上生态民族学研究之路的——杨庭硕教授采访记(上)[J]. 舒瑜,杨庭硕.  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 2019(01)
[3]生态人类学与本土生态知识研究——杨庭硕教授访谈录[J]. 杨庭硕,孙庆忠.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4]历史人类学与相关学科的对话——以甲骨文、金文破译为例[J]. 符太浩,刘锋,唐生周,杨庭硕.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1)



本文编号:33686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3686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5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