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扩音”“显像”的美名及污名:媒体聚焦和学术聚议互彰的凉山彝族研究热——基于网络平台文章的舆情关照与数据分析

发布时间:2021-09-01 06:26
  近年来,各种热点事件引来媒体对凉山的聚焦,这些如同扩音般的效果放大了社会对凉山彝族的关注。文章探讨了近代以来学术研究对凉山州持续的深入,民主改革及民族调查以来诗歌影视等文艺对凉山叙写影响的不断扩展,这些与媒体的聚焦形成对应,使凉山彝族研究逐渐发热,并且在最近几年持续加热。落后、贫困相伴随的标签化,使外界对凉山的认识复杂化。凉山脱贫后媒体的关注会趋向稳定,而学术研究至少还有二、三十年的加热时期。这一方面为凉山带来美名,同时也出现了污名与歧视现象,应该加以重视并找到解决办法。 

【文章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8,39(10)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媒体关于凉山彝族的热词事件举要
    (一) 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关怀
    (二) 2018年央视春晚凉山分会场
    (三) 感动中国的老师与悬崖村小学
    (四) 最悲伤作文与诈捐事件
    (五) 毒品问题与格斗孤儿
    (六) 地方党委的高度重视
二、文学艺术对凉山渲染与媒介的彰显
    (一) 诗与歌中的凉山
    (二) 舞台与影视中的凉山
三、学术聚议中的凉山彝族研究热
    (一) 凉山彝族研究热的数据比较
    (二) 凉山与彝族研究的分类情况
    (三) 其他检索方式中凉山彝族研究热的参照数据
四、凉山与彝族研究的历时检视
    (一) “他观”视角的变化
    (二) “自观”视角的关注重点
五、凉山彝族研究还会热多久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凉山彝族城乡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及控制情况的调查分析[J]. 高赟,陈涛,冉兴无,任艳,谢小华,田浩明.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01)



本文编号:33764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3764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7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