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味与历史:贵州东南的糯稻、族群与国家
发布时间:2021-09-02 08:16
18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在贵州东南的渐次开发,糯稻和非糯稻在贵州东南的农田里上演了激烈的角逐。结合历史人类学与感觉人类学的视角,发现农田里的生态演替不仅关联着不同人群(少数族群与汉人、"生苗"与熟苗、征税者与逃避统治者等)的不同食味偏好(糯食与非糯食),而且与不同时期战争、税收、行政、科技、话语的生产与对抗交织和纠缠在一起。这对我们重新理解该区域的族群关系、国家与地方的关系及其历史进程,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来源】:青海民族研究. 2020,31(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图1糯稻栽培圈(渡部忠世)??分,印度阿萨姆邦的东部地K一个区域”黔东南??“”
图2游修龄:秫、狳、稷、糯、糯的演变关系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类学的四个基本问题与中国西南民族志探讨的新形式[J]. 张文义.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20(01)
[2]景颇鬼鸡是什么味道?——人类学三次元视野下的记忆、想象与味觉经验的不可言说[J]. 张文义. 开放时代. 2019 (05)
[3]植物、宴饮与鬼神:傣洒人的生态文化变迁[J]. 王健.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8(04)
[4]“苗疆再造”的小历史视角——以雍乾时期清水江流域上柳霁为中心[J]. 王健.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5]内地化与清水江流域的“糯改籼”[J]. 严奇岩. 中国农史. 2014(01)
[6]清水江流域苗侗民族传统糯禾特殊计量单位研究[J]. 张明.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6)
[7]清水江文书所见清代贵州苗侗地区的田粮计量单位考[J]. 龙泽江,谭洪沛,吴小平. 农业考古. 2012(04)
[8]植物与文化:人类历史的又一种解读[J]. 杨庭硕.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9]我们是糯娃[J]. 潘永荣. 人与生物圈. 2008(05)
[10]糯稻品名考[J]. 谢黎虹,陈能,段彬伍. 农业考古. 2008(01)
本文编号:3378669
【文章来源】:青海民族研究. 2020,31(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图1糯稻栽培圈(渡部忠世)??分,印度阿萨姆邦的东部地K一个区域”黔东南??“”
图2游修龄:秫、狳、稷、糯、糯的演变关系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类学的四个基本问题与中国西南民族志探讨的新形式[J]. 张文义.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20(01)
[2]景颇鬼鸡是什么味道?——人类学三次元视野下的记忆、想象与味觉经验的不可言说[J]. 张文义. 开放时代. 2019 (05)
[3]植物、宴饮与鬼神:傣洒人的生态文化变迁[J]. 王健.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8(04)
[4]“苗疆再造”的小历史视角——以雍乾时期清水江流域上柳霁为中心[J]. 王健.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5]内地化与清水江流域的“糯改籼”[J]. 严奇岩. 中国农史. 2014(01)
[6]清水江流域苗侗民族传统糯禾特殊计量单位研究[J]. 张明.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6)
[7]清水江文书所见清代贵州苗侗地区的田粮计量单位考[J]. 龙泽江,谭洪沛,吴小平. 农业考古. 2012(04)
[8]植物与文化:人类历史的又一种解读[J]. 杨庭硕.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9]我们是糯娃[J]. 潘永荣. 人与生物圈. 2008(05)
[10]糯稻品名考[J]. 谢黎虹,陈能,段彬伍. 农业考古. 2008(01)
本文编号:33786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37866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