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客位方法视角下的家乡人类学——评《学校教育·地方知识·现代性:一项家乡人类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4 02:29
家乡人类学是中国人类学研究领域中的特色领域,一直以来,有关家乡人类学研究的争论褒贬不一。本文以巴战龙的家乡人类学著作《学校教育·地方知识·现代性:一项家乡人类学研究》为例,从主客位方法视角和情感对研究的影响两方面,对家乡人类学经常遭受质疑的"价值中立"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对这一问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文章来源】:河西学院学报. 2019,35(01)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相关书评回顾
三、主客位方法视角下的家乡人类学研究
(一) 主客位视角下的家乡人类学
(二) 情感因素对家乡人类学研究的影响
1. 研究兴趣
2. 学术志业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读《学校教育·地方知识·现代性:一项家乡人类学研究》有感[J]. Y.C.铁穆尔. 河西学院学报. 2017(01)
[2]“燕京学派”的知识社会学思想及其应用围绕吴文藻、费孝通、李安宅展开的比较研究[J]. 杨清媚. 社会. 2015(04)
[3]忧伤与愤怒:教育社会学的情感动力——以涂尔干、麦克拉伦为例[J]. 周勇. 教育学术月刊. 2014(09)
[4]中国教育人类学新进展——人类学学者访谈录之六十九[J]. 巴战龙,海路,陈学金,滕星.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2)
[5]文化变迁中的地方知识守望者——两本裕固族民族志之简要评论[J]. 徐茂林. 河西学院学报. 2013(06)
[6]学校教育传承地方知识发凡——评《学校教育·地方知识·现代性:一项家乡人类学研究》[J]. 姚霖. 河西学院学报. 2012(04)
[7]现代性·少数民族教育·民族志书写——基于两部裕固族教育人类学作品的评论与反思[J]. 陈学金. 河西学院学报. 2012(04)
[8]所谓“海外民族志”[J]. 王铭铭. 西北民族研究. 2011(02)
[9]裕固族教育研究的学术精品——评《学校教育·地方知识·现代性:一项家乡人类学研究》[J]. 海路.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1(01)
[10]海外民族志:发展中国社会科学的一个路途[J]. 高丙中. 西北民族研究. 2010(01)
本文编号:3382375
【文章来源】:河西学院学报. 2019,35(01)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相关书评回顾
三、主客位方法视角下的家乡人类学研究
(一) 主客位视角下的家乡人类学
(二) 情感因素对家乡人类学研究的影响
1. 研究兴趣
2. 学术志业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读《学校教育·地方知识·现代性:一项家乡人类学研究》有感[J]. Y.C.铁穆尔. 河西学院学报. 2017(01)
[2]“燕京学派”的知识社会学思想及其应用围绕吴文藻、费孝通、李安宅展开的比较研究[J]. 杨清媚. 社会. 2015(04)
[3]忧伤与愤怒:教育社会学的情感动力——以涂尔干、麦克拉伦为例[J]. 周勇. 教育学术月刊. 2014(09)
[4]中国教育人类学新进展——人类学学者访谈录之六十九[J]. 巴战龙,海路,陈学金,滕星.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2)
[5]文化变迁中的地方知识守望者——两本裕固族民族志之简要评论[J]. 徐茂林. 河西学院学报. 2013(06)
[6]学校教育传承地方知识发凡——评《学校教育·地方知识·现代性:一项家乡人类学研究》[J]. 姚霖. 河西学院学报. 2012(04)
[7]现代性·少数民族教育·民族志书写——基于两部裕固族教育人类学作品的评论与反思[J]. 陈学金. 河西学院学报. 2012(04)
[8]所谓“海外民族志”[J]. 王铭铭. 西北民族研究. 2011(02)
[9]裕固族教育研究的学术精品——评《学校教育·地方知识·现代性:一项家乡人类学研究》[J]. 海路.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1(01)
[10]海外民族志:发展中国社会科学的一个路途[J]. 高丙中. 西北民族研究. 2010(01)
本文编号:33823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38237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