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地学习的维吾尔族青少年的民族认同与社会适应
发布时间:2021-09-04 02:52
随着内地少数民族班和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增多,研究他们在内地的社会适应,以及民族认同和社会适应的关系成了很重要的问题。因此在本文中,以在内地学习的维吾尔族青少年为对象,将探究少数民族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结构,了解少数民族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状况、民族认同的状况以及分析民族认同和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在整理国内外量表和收集项目的基础上编制了少数民族青少年社会适应问卷,经过预测后(N=244)形成最终的少数民族青少年社会适应问卷。正式施测以少数民族青少年社会适应问卷和秦向荣(2005)编制的民族认同问卷为工具,对湖北省武汉市一中和华中师范大学的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的427名平均年龄为17和23岁的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如下:1.编制的少数民族青少年社会适应问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该问卷共22个项目。2.少数民族青少年社会适应问卷有五个维度:生活适应、学习适应、人际交往适应、社会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3.总体而言,在内地学习的维吾尔族青少年社会适应高于平均分。五个维度中,人际交往适应最好,生活适应、学习适应、社会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的总体状况处于“有点困难”和“困难程度适中”之间。维吾尔族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比...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1少数民族青少年社会适应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
立样本T检验,发现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预科高一、高一与高二有显著性差异;但大学阶段没有显著性差异,基本上保持在与高一同等水平的社会适应。在所调查的年级中,在内地学习的维吾尔族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得分曲线如图6一3所示:
维吾尔族育少年的社会文化适应、心理适应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心理研究[J]. 史慧颖,张庆林,范丰慧. 民族教育研究. 2007(02)
[2]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异域文化下的心理适应[J]. 曾维希,张进辅. 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2)
[3]回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 王沛,赵国军,喇维新.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5)
[4]文化适应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 白亮. 民族教育研究. 2006(03)
[5]国外跨文化心理适应研究评述[J]. 谭志松.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6)
[6]论民族心理认同对社会稳定的作用[J]. 高永久.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5)
[7]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状况调查[J]. 雷龙云,甘怡群.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4(10)
[8]西南民族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 李绍明. 贵州民族研究. 2004(03)
[9]少数民族的文化适应及其研究[J]. 王亚鹏,李慧.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01)
[10]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J]. 万明钢,王亚鹏. 心理学报. 2004(01)
博士论文
[1]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 杨军红.华东师范大学 2005
[2]中国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人类学研究[D]. 金学官.中央民族大学 2002
[3]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构、机制与功能[D]. 陈建文.西南师范大学 2001
硕士论文
[1]青少年社会适应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 王家强.华南师范大学 2007
[2]内地高校民考民大学生心理适应研究[D]. 买力坎吐尔逊艾力.中央民族大学 2006
[3]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学习适应问题及对策研究[D]. 张拴云.西南大学 2006
[4]内地新疆高中班学生在京文化适应调查分析及教育对策[D]. 罗吉华.中央民族大学 2006
[5]中国11至20岁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及其发展[D]. 秦向荣.华中师范大学 2005
[6]11至20岁青少年的国家认同及其发展[D]. 陈晶.华中师范大学 2004
[7]西北回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心理健康与高教管理策略的研究[D]. 喇维新.西北师范大学 2003
[8]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文化适应与心理疏离感[D]. 王亚鹏.西北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382410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1少数民族青少年社会适应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
立样本T检验,发现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预科高一、高一与高二有显著性差异;但大学阶段没有显著性差异,基本上保持在与高一同等水平的社会适应。在所调查的年级中,在内地学习的维吾尔族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得分曲线如图6一3所示:
维吾尔族育少年的社会文化适应、心理适应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心理研究[J]. 史慧颖,张庆林,范丰慧. 民族教育研究. 2007(02)
[2]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异域文化下的心理适应[J]. 曾维希,张进辅. 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2)
[3]回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 王沛,赵国军,喇维新.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5)
[4]文化适应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 白亮. 民族教育研究. 2006(03)
[5]国外跨文化心理适应研究评述[J]. 谭志松.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6)
[6]论民族心理认同对社会稳定的作用[J]. 高永久.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5)
[7]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状况调查[J]. 雷龙云,甘怡群.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4(10)
[8]西南民族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 李绍明. 贵州民族研究. 2004(03)
[9]少数民族的文化适应及其研究[J]. 王亚鹏,李慧.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01)
[10]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J]. 万明钢,王亚鹏. 心理学报. 2004(01)
博士论文
[1]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 杨军红.华东师范大学 2005
[2]中国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人类学研究[D]. 金学官.中央民族大学 2002
[3]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构、机制与功能[D]. 陈建文.西南师范大学 2001
硕士论文
[1]青少年社会适应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 王家强.华南师范大学 2007
[2]内地高校民考民大学生心理适应研究[D]. 买力坎吐尔逊艾力.中央民族大学 2006
[3]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学习适应问题及对策研究[D]. 张拴云.西南大学 2006
[4]内地新疆高中班学生在京文化适应调查分析及教育对策[D]. 罗吉华.中央民族大学 2006
[5]中国11至20岁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及其发展[D]. 秦向荣.华中师范大学 2005
[6]11至20岁青少年的国家认同及其发展[D]. 陈晶.华中师范大学 2004
[7]西北回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心理健康与高教管理策略的研究[D]. 喇维新.西北师范大学 2003
[8]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文化适应与心理疏离感[D]. 王亚鹏.西北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3824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38241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