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RMP分析的甘肃白马藏族民俗旅游开发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8 20:30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旅游需求日益多元化,民俗旅游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在旅游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现已成为当代旅游研究的热点。运用ERMP分析法,对甘肃白马藏族民俗旅游发展的环境(政治、经济、技术)、资源、市场及产品进行分析,指出甘肃白马藏族民俗旅游发展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产品雷同现象严重、可参与性项目较少及缺乏旅游专业人才等问题,提出策略和建议,以期为甘肃白马藏族的民俗旅游发展建言献策。
【文章来源】: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35(03)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甘肃白马藏族概况
二、甘肃白马藏族民俗旅游开发ERMP分析
(一) E性 (环境) 分析
1.政治环境
2.经济环境
3.技术环境
(二) R性 (资源) 分析
1.物质民俗旅游资源
2.社会民俗旅游资源
3.精神民俗旅游资源
(三) M性 (市场) 分析
1.甘肃白马藏族旅游者人口统计特征分析
2.甘肃白马藏族旅游者行为方式分析
(四) P性 (产品) 分析
三、甘肃白马藏族民俗旅游开发存在问题
(一) 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 景区可进入性较差
(二) 旅游产品雷同现象严重, 缺乏特色纪念品
(三) 可参与性项目较少, 游客体验质量差
(四) 高质量旅游相关专业人才欠缺
四、甘肃白马藏族民俗旅游开发策略
(一)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景区可进入性
(二) 打造精品旅游产品, 建立特色品牌
(三) 增强游客参与, 提高体验互动性
(四) 注重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五) 政府积极引导扶持, 引进高质量的旅游人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旅游纪念品的开发策略[J]. 张芳燕,梁浩. 贵州民族研究. 2017(12)
[2]少数民族地区全域旅游发展探析——以西藏拉萨市为例[J]. 刘呈艳.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6(06)
[3]甘肃省白马藏族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 把多勋,常承明,李秀兰,张艳芸. 安徽农业科学. 2009(07)
[4]保护与开发:民俗旅游的文化反思——以湘西民俗旅游为例[J]. 田茂军. 江西社会科学. 2004(09)
[5]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 张海鹰. 高师理科学刊. 2004(02)
硕士论文
[1]贵州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王华东.贵州财经大学 2013
[2]解读甘肃陇南白马藏族傩面具艺术风格[D]. 李亮.陕西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391436
【文章来源】: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35(03)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甘肃白马藏族概况
二、甘肃白马藏族民俗旅游开发ERMP分析
(一) E性 (环境) 分析
1.政治环境
2.经济环境
3.技术环境
(二) R性 (资源) 分析
1.物质民俗旅游资源
2.社会民俗旅游资源
3.精神民俗旅游资源
(三) M性 (市场) 分析
1.甘肃白马藏族旅游者人口统计特征分析
2.甘肃白马藏族旅游者行为方式分析
(四) P性 (产品) 分析
三、甘肃白马藏族民俗旅游开发存在问题
(一) 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 景区可进入性较差
(二) 旅游产品雷同现象严重, 缺乏特色纪念品
(三) 可参与性项目较少, 游客体验质量差
(四) 高质量旅游相关专业人才欠缺
四、甘肃白马藏族民俗旅游开发策略
(一)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景区可进入性
(二) 打造精品旅游产品, 建立特色品牌
(三) 增强游客参与, 提高体验互动性
(四) 注重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五) 政府积极引导扶持, 引进高质量的旅游人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旅游纪念品的开发策略[J]. 张芳燕,梁浩. 贵州民族研究. 2017(12)
[2]少数民族地区全域旅游发展探析——以西藏拉萨市为例[J]. 刘呈艳.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6(06)
[3]甘肃省白马藏族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 把多勋,常承明,李秀兰,张艳芸. 安徽农业科学. 2009(07)
[4]保护与开发:民俗旅游的文化反思——以湘西民俗旅游为例[J]. 田茂军. 江西社会科学. 2004(09)
[5]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 张海鹰. 高师理科学刊. 2004(02)
硕士论文
[1]贵州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王华东.贵州财经大学 2013
[2]解读甘肃陇南白马藏族傩面具艺术风格[D]. 李亮.陕西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3914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39143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