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社-稷”之于乡土中国的人类学阐释

发布时间:2021-09-22 07:57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社-稷"综合了土地和五谷的意涵,是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最具广泛意义的原始崇拜物。人们对土谷的崇拜及其所衍生的一系列文化行为,建构的文化伦理,广泛涉及了道德观念、信仰认知、仪式礼制、经验习俗、政治构建,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的、生命的、宇宙的、人文的信息。"社"与"稷"文化及其象征(神系的象征、地理情景的象征、文字象征、自然物象征)体系影响着社会民众的思维方式、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和政治行为,不仅是民族文化的肇始和根源,而且承载着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血脉与价值系统,塑造着社会基本架构模式,是我国乡土遗产体系中的核心与载体,其所秉持的伦理价值、文化价值、社会意义和时代意义都是值得深入思考和尊崇的。 

【文章来源】:武陵学刊. 2019,44(06)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一、“社”与“稷”:从文本到认知
二、“社-稷”文化与中国“乡土社会”
三、农耕文明的“社-稷”观与伦理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闻一多《<高禖郊社祖庙通考>跋》小识[J]. 陈建军.  现代中文学刊. 2017(02)
[2]人类学视野中“地理的地方”与“地方的地理”[J]. 彭兆荣.  贵州社会科学. 2011(06)
[3]作为认知图式的“地方”[J]. 彭兆荣,吴兴帜.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2)
[4]中国民间宗教:国外人类学研究综述[J]. 王铭铭.  世界宗教研究. 1996(02)



本文编号:34034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4034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2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