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作为“卡里斯玛”的瓦哈甫地——评《南疆农村社会》

发布时间:2021-09-23 15:35
  <正>上世纪50年代之后,由于新中国民族工作的需要,有一批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对于少数民族社会进行了大规模社会历史调查,调查范围涉及其社会内部结构、整体族群属性以及文化区域特征。生长在西北重镇兰州,毕业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并具有深厚史学功底的谷苞先生(1916-2012)就是这批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团队的成员。曾有研究者评价谷苞先生:[他]深入维吾尔农村和哈萨克牧区,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进行访问和考察,写了《南疆农村调 

【文章来源】:西北民族研究. 2018,(01)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土地制度与基本经济形态
    1. 三种农村类型
    2.作为“卡里斯玛”[14]的瓦哈甫 (1) 地
“双重”政治制度
    1. 历史沿革
    2. 政治结构的双重性
结语
    1.在乡村研究上的启发
    2. 南疆社会“文化复合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燕京学派”的知识社会学思想及其应用围绕吴文藻、费孝通、李安宅展开的比较研究[J]. 杨清媚.  社会. 2015(04)
[2]跨越边界与范式——《文化复合性:西南的仪式、人物与交换》导论[J]. 王铭铭,舒瑜.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1)
[3]乡土人类学研究回顾(下)[J]. 徐杰舜,李富强.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4]在费孝通老师指导下云南社会学研究室的三年学徒生活影响了我一生[J]. 谷苞.  西北民族研究. 2006(01)
[5]清代维吾尔族中的伊斯兰教[J]. 陈国光.  新疆社会科学. 2001(03)
[6]清代南疆的瓦哈甫土地制度[J]. 周云.  西北史地. 1995(03)
[7]一部重要的民族学著作——读谷苞《民族研究文选》[J]. 胡力.  西域研究. 1992(03)
[8]中国民族学在西北的发展——读谷苞《民族研究文选》的启迪[J]. 高自厚.  西北民族研究. 1992(01)



本文编号:34059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4059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e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