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人类学视域下广西大瑶山瑶族的民族记忆研究——“广西大瑶山瑶族文化记忆研究”系列论文之二
发布时间:2021-10-10 05:26
审美人类学作为熔铸美学和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注重民族审美经验的理论批判和实证研究的结合,民族记忆的历史性与现实性结合,在民族审美实践和审美语境中探讨民族记忆的内在意蕴。以审美人类学为指导,研究广西大瑶山瑶族民族记忆不仅必要而且可行,这对深入研究广西大瑶山瑶族民族记忆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文章来源】: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20,35(03)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审美人类学研究民族记忆的学术秉性
(一)注重民族审美经验的理论批判和实证研究的结合
(二)注重民族记忆的历史性与现实性结合
(三)注重在民族审美实践和审美语境中探讨民族记忆的内在意蕴
二、审美人类学研究广西大瑶山瑶族民族记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三、审美人类学研究大瑶山瑶族民族记忆的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审美人类学导论[J]. 范丹姆,向丽. 民族艺术. 2013(03)
[2]审美人类学:经验主义、语境主义和跨文化比较——范丹姆教授访谈录[J]. 范丹姆,李修建. 民族艺术. 2013(02)
[3]南岭民族走廊文化积淀与审美人类学研究的拓展[J]. 覃德清,杨丽萍. 文化遗产. 2009(03)
[4]审美人类学的学理基础与实践精神[J]. 王杰,覃德清,海力波. 文学评论. 2002(04)
[5]人类学与部落民族研究——过去的经验及未来的模式[J]. 吉姆·麦里曼,尹铁超. 满语研究. 2001(02)
[6]审美人类学:研究方法与学科意义[J]. 王杰,海力波. 民族艺术. 2000(03)
本文编号:3427739
【文章来源】: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20,35(03)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审美人类学研究民族记忆的学术秉性
(一)注重民族审美经验的理论批判和实证研究的结合
(二)注重民族记忆的历史性与现实性结合
(三)注重在民族审美实践和审美语境中探讨民族记忆的内在意蕴
二、审美人类学研究广西大瑶山瑶族民族记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三、审美人类学研究大瑶山瑶族民族记忆的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审美人类学导论[J]. 范丹姆,向丽. 民族艺术. 2013(03)
[2]审美人类学:经验主义、语境主义和跨文化比较——范丹姆教授访谈录[J]. 范丹姆,李修建. 民族艺术. 2013(02)
[3]南岭民族走廊文化积淀与审美人类学研究的拓展[J]. 覃德清,杨丽萍. 文化遗产. 2009(03)
[4]审美人类学的学理基础与实践精神[J]. 王杰,覃德清,海力波. 文学评论. 2002(04)
[5]人类学与部落民族研究——过去的经验及未来的模式[J]. 吉姆·麦里曼,尹铁超. 满语研究. 2001(02)
[6]审美人类学:研究方法与学科意义[J]. 王杰,海力波. 民族艺术. 2000(03)
本文编号:34277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42773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