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跨境民族走廊新视野:口岸人类学初探

发布时间:2021-11-18 17:13
  作为地域行政单位,陆路边境口岸是不同国家、地区之间各民族进行经济贸易、社会交往、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因而可视为"跨境民族走廊"。其既是维护国家边疆稳定的重要场域,又是国家政策施行的主要节点,具有多元文化表述功能。文章在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相关民族走廊、区域、流域等理论基础上,提出口岸人类学,秉持边民为本、文化优先、合作共享等原则,着力于民心相通,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以及边境、边疆地区的稳定繁荣,和睦发展。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2018,(1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带一路”与中国民族走廊研究再认知[J]. 刘丹,秦红增.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5)
[2]“合”边聚民:新时期边疆社会治理的有效方略[J]. 谢尚果,张洪石.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3)
[3]中越边境口岸型城镇化路径探析[J]. 秦红增.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3)
[4]产业发展与边境口岸城镇化路径选择:以靖西市为例[J]. 邓玉函,曹晗.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3)
[5]清代一口通商时期西方贸易公司在华茶叶采购探析——以荷兰东印度公司为例[J]. 刘勇.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7(01)
[6]边疆特征论[J]. 何明.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1)
[7]中国都市人类学研究三十年反思[J]. 周大鸣,李陶红.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6)
[8]中越边民的互助与互市:基于东兴河洲村的讨论[J]. 胡美术.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6)
[9]从哈节看北部湾京族的跨国交往[J]. 廖国一,白爱萍.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5)
[10]唐宋元明清的治边方略与云南通道变迁[J]. 方铁.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9(01)



本文编号:35032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5032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a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