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时期河西民族融合类型及其特点
发布时间:2022-01-01 19:05
汉唐时期河西的民族融合,既有大量少数民族融合于汉族,也有汉族融合于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间的相互融合。这一局面的出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河西宜农宜牧的自然环境为各民族的交流融合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中原王朝的政局变化和北方地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流动,促进了各族间的交流融合。虽然战争给河西各族人民带来了诸多灾难和痛苦,也使经济文化遭到很大破坏,但民族融合不仅未曾中断,反而更加活跃。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中,民族差异逐渐缩小淡化,共同点和一致性则不断增多,进而形成文化上的交融荟萃。因此,河西民族融合的核心在于文化上的取长补短。
【文章来源】:河西学院学报. 2018,34(01)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汉唐时期河西民族融合的条件
(一) 河西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条件, 为各族间的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 汉代以来河西的大规模人口迁徙流动, 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交流融合
1. 河西归汉前后大量游牧民族的迁出与汉族人口的迁入。
2. 两汉魏晋内地动荡时期大量流民的迁入。
3. 两汉魏晋时期西、北游牧民族进入河西。
4. 十六国割据政权的掠迁人口。
5. 唐前期大量人口移入河西。
二、汉唐时期河西民族融合的不同类型
(一) 少数民族融合于汉族
1. 河西的匈奴。
2. 河西的氐族。
3. 卢水胡与秃发鲜卑。
(二) 汉族融合于少数民族
(三) 各民族间的相互融合
三、汉唐时期河西民族融合的特点
(一) 汉唐时期各族间的交流融合并未因河西局势的动荡而中断
(二) 因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地区分布不平衡, 民族融合的主体也不尽相同
(三) 民族融合的核心是文化上的取长补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与民族关系研究(下)[J]. 周伟洲.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2)
[2]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特点和类型[J]. 何星亮.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2)
[3]论民族融合的不同类型及中华民族融合的不同状况[J]. 孙进己. 史学集刊. 2003(01)
[4]十六国时期各割据霸主的人口迁徙(下篇)[J]. 史念海.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2(04)
[5]在我国历史上有为数众多的汉人融合于少数民族[J]. 谷苞. 新疆社会科学. 1989(04)
[6]论中华民族的共同性[J]. 谷苞. 新疆社会科学. 1985(03)
[7]河西吐蕃文书简述[J]. 黄文焕. 文物. 1978(12)
本文编号:3562656
【文章来源】:河西学院学报. 2018,34(01)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汉唐时期河西民族融合的条件
(一) 河西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条件, 为各族间的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 汉代以来河西的大规模人口迁徙流动, 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交流融合
1. 河西归汉前后大量游牧民族的迁出与汉族人口的迁入。
2. 两汉魏晋内地动荡时期大量流民的迁入。
3. 两汉魏晋时期西、北游牧民族进入河西。
4. 十六国割据政权的掠迁人口。
5. 唐前期大量人口移入河西。
二、汉唐时期河西民族融合的不同类型
(一) 少数民族融合于汉族
1. 河西的匈奴。
2. 河西的氐族。
3. 卢水胡与秃发鲜卑。
(二) 汉族融合于少数民族
(三) 各民族间的相互融合
三、汉唐时期河西民族融合的特点
(一) 汉唐时期各族间的交流融合并未因河西局势的动荡而中断
(二) 因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地区分布不平衡, 民族融合的主体也不尽相同
(三) 民族融合的核心是文化上的取长补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与民族关系研究(下)[J]. 周伟洲.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2)
[2]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特点和类型[J]. 何星亮.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2)
[3]论民族融合的不同类型及中华民族融合的不同状况[J]. 孙进己. 史学集刊. 2003(01)
[4]十六国时期各割据霸主的人口迁徙(下篇)[J]. 史念海.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2(04)
[5]在我国历史上有为数众多的汉人融合于少数民族[J]. 谷苞. 新疆社会科学. 1989(04)
[6]论中华民族的共同性[J]. 谷苞. 新疆社会科学. 1985(03)
[7]河西吐蕃文书简述[J]. 黄文焕. 文物. 1978(12)
本文编号:35626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56265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