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群际接触视角下社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策略

发布时间:2023-04-04 04:30
  始终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目标,深入建设各族居民相互嵌入式社区居住环境,不断推进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进程,这三大任务不但澄清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社区治理学术场域的研究取向,更明确了凝聚社区居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的实践依据。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溯源词义理据,评述研究概况,总结生成逻辑。运用群际接触理论的作用发生机制与最优条件,厘清社区居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建构脉络并提出具体建议,试图以此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与民族互嵌式社区研究,在学理层面的丰富、在实践层面的发展。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来从何处去何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溯源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辨析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现状
二、接触、互动与认同:社区居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逻辑
    (一)接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的必要前提
    (二)互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的重要环节
        1.互动有利于主体接收与更新信息,最大程度规避人们关系破裂的风险。
        2.互动有利于强化社区居民情感沟通,拉近双方在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的心理距离。
        3.互动有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的宣传与落地,促使居民有意识地确立和谐关系。
    (三)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的内在要求
        1.“认同”的原始词义决定其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逻辑链中所处的核心位置。
        2.认同是社区和谐关系稳固的安全网。
三、建构脉络:铸牢社区居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机制
    (一)正向的接触:开始“我”与“你”的接触
    (二)情绪的优化:尊重“我们”与“你们”的关系
        1.减少负面情绪反馈,缓解对“你们”的焦虑。
        2.增强正向情绪体验,增加对“你们”的帮助与赞赏。
    (三)认知的拓展:建构“咱们”的共同体
        1.认知的拓展建构了全新视角下的“你们”。
        2.认知的拓展丰富了“咱们”的共同体的积极体验。
四、现实策略:铸牢社区居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优条件
    (一)地位平等:铸牢社区居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要求
        1.观念上明确地位平等。
        2.实践中落实地位平等。
    (二)共同目标:铸牢社区居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手段
        1.确立复兴中国梦的伟大目标。
        2.树立社区具体活动的共同目标。
        3.坚持丰富社区社会资本的共同目标。
    (三)群际合作:铸牢社区居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枢纽
        1.在社区治理的联动过程中通力合作。
        2.在社区文化的营造过程中齐心合作。
        3.在线上社区平台的搭建中保持合作。
    (四)权威支持:铸牢社区居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保障
        1.发挥社区多元主体作用。
        2.支持社区两委思想教育宣传工作。
结语



本文编号:37817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7817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9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