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别识异民族的认同心理机制:来自普米人的证据
发布时间:2024-01-30 04:05
“族别识异”是指同一民族在族称上被界定为两个甚至多个民族。在20世纪50年代,民族识别使“西番”成为“普米”“藏族”“纳西族”三个不同民族。通过考察云南宁蒗、四川木里的多个普米族群村落,观察普米族人的微信群,从普米族人的民族认同、与周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角度考察“族别识异”对普米人民族认同的影响,发现“族别识异”导致同一族源不同称谓的普米人的民族认同趋向于复杂化与动态变化,个体对自身民族身份采取了心理区隔化或心理重塑的调适策略以达到认知平衡。普米人对周边民族的认同以及周边民族对普米人的认同,揭示了族别识异民族的认同心理机制。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族别识异的普米人的民族认同现状:自我与他者的界限模糊
二、族别识异的普米人的认同心理机制:心理区隔化或心理重塑
三、族别识异的普米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探索
四、族别识异者民族分类的常人理论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五、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普米人的民族认同
本文编号:3889465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族别识异的普米人的民族认同现状:自我与他者的界限模糊
二、族别识异的普米人的认同心理机制:心理区隔化或心理重塑
三、族别识异的普米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探索
四、族别识异者民族分类的常人理论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五、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普米人的民族认同
本文编号:38894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88946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