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四子侍坐”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4-07-30 14:54

  摘要:经典的魅力,在于圣贤的智慧可以丰盈我们的内心,让我们学会思考、学会感悟。“四子侍坐”中孔子的为师之道,可以促发我们对师生关系的深层思考。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最普通、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对学生的个性心理、社会能力和创造性品质的形成,时教师工作的愉悦感、成就感的形成,对实现预期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等有着很大的影响。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完成这一场变革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设。

  关键词:“四子侍坐”;深层思考;师生关系;平等对话中图分类号:G40—09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869(2013)01—0093—04一、问题的提出国际上现在有一种通行的说法,即好的学习是导致行为改变的学习。这颠覆了我们过去的认识。

  一直以来,我们以为导致思维改变的学习才是好的学习。但是在今天,只有导致一个人整个价值体系重塑,行为方式变得更有效率、更便捷、更合乎社会要求的学习,才是最好的学习。

  “人生有种种享受,读书是其中之一。读书的快乐,一在求知欲的满足,二在与活在书中的灵魂的交流,三在自身精神的丰富与生长。”?‘ ”我想,关于阅读,周国平就是要告诉我们,阅读是需要沉下心来,要用心去与经典对话,用心去感悟书中蕴含的真谛,让书中的智慧充盈我们的头脑,让我们的内心变得更加强大。

  一般说来,阅读从感知文章的外在形式人手,通过解析、品味,和阅读客体发生同构感应,进而由浅人深地领悟,把握文章的内在意蕴。它包括感知、理解、深悟三个基本阶段。如果说,“感知和理解”是对文章的整体观照,具体把握,是完形,是分解,是移情,是体验,是主体进入作品,是物我同化,那么,“深悟”则是回味,是鉴别,是审识,是重构,是主体出乎其外。现在,许多人在阅读文学名着上,心绪浮躁。如何学会深层阅读,具备“出乎其外”的意识和能力,在阅读经典中学会思考、学会感悟、学会用圣贤的智慧来丰盈我们的内心,用孔子的话说,就是要“为己向学”,这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

  二、“四子侍坐”的启示有人说过:没有名着的民族是个可悲的民族,有名着而不去阅读名着的民族也是可悲的民族。的确,我们应该去走进孔子,走进屈原,走进李白,走进曹雪芹,走进鲁迅,走进莫言,让这些闪光的名字照耀我们前行的征程,让这些圣贤的思想教会我们如何成长。

  大家别以为,经典高不可及,需要我们去仰视,其实,这个世界上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让我们重温2500多年前温馨和谐的一幕: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日:“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日:‘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而对日:“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日:“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日:“非日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求!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日:“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日:“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日:“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日:“吾与点也!”孔子让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位弟子谈各自的向往与追求,这是历来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四子侍坐”。作为教师,我们感兴趣的不是他们谈话的内容,而是那种师生真诚交流,平等对话,无拘无柬的民主、和谐、温馨的教学情境。

  不知人们是否想过这四位弟子的年龄差距:孑L子六岁时曾皙出世,孔子十岁时子路出世,孔子三十岁时冉有出世,孔子四十六岁时公西华出世,年龄最大的曾皙比年龄最小的公西华足足年长四十岁。

  那么,孔子何以能让他的弟子们与他始终相随,这个问题值得我们研究探讨。

  孟子说:“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孔子有思想、有见识、有真才实学,这是他的弟子能与他始终相随的重要原因,因为跟着他,能够学有所得。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孑L子的人格魅力。

  孔子对自己的学生,就像对待他自己的孩子。对待弟子,他基本做到了三点:“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既温和而又严厉,威严而不凶狠,庄重而又安详。他既不高高在上,使他的弟子难以接触;也不一脸肃穆,使他的弟子望而生畏。倒是常在弟子之中,有问有答,谈笑风生。即使是严厉批评的,如子路、冉有、宰予,他既没有恶意,也不会把人看死,让你一辈子抬不起头来。而且,批评也是双向的,最典型的就是子路,他可以批评老师太迂,也可以对“子见南子”表示“不悦”。在这样的气氛中,弟子们就很容易无拘无束地提出各种问题向他请教,与他探讨,有疑问有困惑甚至于有不同看法也都敢当场提出。无怪乎颜回对自己的老师发出由衷赞叹:“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而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读“四子侍坐”.透过表面的文字,我们更应挖掘其背后的深层含义:作为教师,孑L子的为师之道,应促发我们对师生关系的深层思考。

  三、理念提升:新课改下师生平等的理性解读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最普通、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对学生的个性心理、社会能力和创造性品质的形成,对教师工作的愉悦感、成就感的形成,对实现预期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等有着很大的影响。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完成这一场变革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设。

  (一)观念更新、正本清源——师生平等的前提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其实质是在课堂、课程和学校文化中,推进教育教学的民主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观念更新是必要的前提,教学民主是本质,交往对话是必然途径。

  正像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了:上课,这是教师和儿童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关系来确定的。”教师与学生是学校教育中的施教者和受教者,二者的关系构成了学校教育中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方面。

  不同的师生关系反映了人们对师生身份的不同认识,也反映了不同的哲学观和价值观。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传授与接受的关系,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处于绝对的权威地位,这种师生关系,受到主客二元分离的近代哲学认识论影响。这种认识论认为,要认识事物、发现真理,主体就必须保持独立,把认识的对象放在客体的位置上进行客观描述,“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样,才能认识到真理。这种主客二分对象化思维已经发展为一种压抑人的新的决对。用这种对立哲学观指导人与人的关系,会导致人与人关系失衡,甚至导致不平等的权威与服从。在教育中,教师作为认识主体,把学生放在客体的位置上进行观察分析,把学生作为容器而进行灌输教育,强化了权威的色彩。因为近代认识论割裂了主体与客体的联系,使二者处于对立状态,体现出主体对客体的控制色彩。反映在教育上,近代认识论认为,教师就是教育的主体,而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必须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认识,才能有效教学。这种对象化的思维导致了师生关系的紧张和对立,教师成为学校教育的中心,而学生的作用被边缘化,始终处于教师的权威控制之下。这种传统的师生观,不利于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不利于教学过程的正常展开,使教学信息输出输入不畅,不仅影响教学效果,而且使师生双方的发展都受到限制,从而导致失却师生关系的生长意义,失却教育的真实意义。

  20世纪以来,胡塞尔现象学提出“交互主体性”

  (intersubjectivity)的概念,坚持意识主体的多数性认为交互主体性是“生活世界”(Lebenswelt)中人与人之间理解、沟通和交往的前提。这种观点消解了传统认识论中主体强加到客体身上的权威和控制色彩,而使主体多元化,为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提供了一个平等对话的基础。在教育中,要“把他人看做主体,而不要看做客体” “胛 。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为学的主体,每个主体都有自己的视界,在各自的视界中进行观点交流和思想碰撞,从而实现“视界融合”(thefusion of horizons),达成相互理解。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把教学的本质定位于平等对话,定位于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对话、交往就是共在的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交往中,都具有独立平等的人格价值,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平等、双向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更新观念,转变自己的角色关系。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没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I “ 。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一)民主平等、交往互动——师生平等的本质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的平等,在教学过程中地位的平等。“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教师与学生只是先知与后知的关系,不存在施恩者与受恩者的关系,不存在尊卑的关系;学生与教师一样,拥有独立的人格,拥有丰富敏感的内心世界,拥有舒展生命、表达自己的空间。教师和学生都享有民主平等的权利,在课堂教学中,表现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自由发表各自在学习中的意见,可以就不同的见解展开探讨与争论。

  教学活动中普遍地存在着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活动。我们经常讲的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强调的就是在教学中实现的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社会性相互作用的本质即交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和交往是社会实践活动中互为前提的两个方面;交往可分为物质层面的交往和精神层面的交往。教学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是在同为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精神层面上进行的交往。就教育的本质而言,教育家季亚琴科认为:

  “教学——这是交往的特殊变体”,“教学是有知识经验的人与获得这些知识经验的人之间的交往”。

  高效的教学的本质是良好的师生交往互动。学生不是提着一只碗来等着老师倒水的,学生要参与到教学中,笔耕文化传播,才有可能实现课程的意义。因此,新课程倡导教学是在同为主体的人之间精神层面上进行的交往的理念。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交往互动是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只有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才能充分实现师生平等。

  (三)沟通交流、合作对话——师生平等的途径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的本质是师生间的一种特殊交往。其特殊性表现在,教育教学活动是师生交往互动的桥梁和主要形式。以交往互动为特征的教学,要求教师与学生能有更多的沟通,而教学交往中的沟通,常常要借助对话而实现。

  在教学中采取对话的形式最早可以追溯至苏格拉底,他的着名的“产婆术”对后世影响颇大,他主张“教育不是知者随便带动无知者,而是使师生共同寻求真理。这样,师生可以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对话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是一种“在各种价值相等、意义平等的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殊形式”。他强调的是双方的“敞开”与“接纳”,是一种在相互倾听、接受和共享中实现“视界融合”、精神互通、共同去创造意义的活动。教学中的对话,就是教师与学生以教材内容为话题共同去生成和创造文本、去构建意义的过程。它要求我们改变过去那种太多的“传话”和“独白”的方式,走向对话与交流,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

  由于教和学固有的授受关系,常常使得师生问的交往由于年龄、知识等因素出现不平等现象,因此,现代教育观所倡导的师生交往、对话,必须坚持平等的交往原则。对话中,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学生,教师要有亲和力、感召力,教师要少一点教育者的威严,多一点慈母般的温和;少一点公众场合的批评指责,多一点两人世界的情感交流。要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师生的教学对话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生成过程。在对话的场景中,由于充分展开了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独特存在的价值,感受到精神相遇的愉悦,感受到心灵成长的幸福。一个真谛,就是使我们的心灵在这些智慧光芒的照耀下,建立起一个君子仁爱情怀,能够符合社会道义标准,不论是对自己内心,还是对于社会岗位,都会有一种无愧的交待 “四子侍坐”中孔子的为师之道让我们明白,良好的师生J隋感是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的沟通;它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和学生的性情和灵魂提升的沃土。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平等对话会创造出一种无法预约的精彩,当然,这种平等是扣在爱的弦上的!

 



本文编号:48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48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d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