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的现实价值分析

发布时间:2016-08-16 13:25

  本文关键词: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南民族大学》 2010年

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的现实价值分析

张熹微  

【摘要】:在某些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之间的较量从未间断过。在这样的较量中,少数民族习惯法并非总是处于下风,有时反而能得到更多的支持,表现出比国家制定法更强的活力,致使这两套不同法律系统的地位均显得非常尴尬。 本文以藏族地区的“赔命价”刑事习惯法与国家刑事制定法之间的相互博弈为缩影,从了解“赔命价”刑事习惯法的含义、内容、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表现着手,将“赔命价”刑事习惯法与国家刑事制定法分别纳入对方的视域中进行换位审视。 在“赔命价”刑事习惯法的视域中,国家刑事制定法有其局限性。首先,相对于藏民族自身的传统文化而言,国家刑事制定法属于一种外来文化,在藏族地区缺乏一定的适宜其生长的文化土壤,特别是当这种外来文化与藏民族的本土文化发生碰撞与冲突时,民众往往会因无法适应而排斥它。其次,国家刑事制定法未能发挥保护被害人利益的功能,命案发生后,被害人及其家属的利益常常得不到照顾,有时还会人财两空,此种情形下,民众当然会更愿意选择“赔命价”刑事习惯法处理命案纠纷。此外,由于受到重刑主义思想的影响,国家刑事制定法所遵循的是“杀人者抵命”的传统刑法理念,而藏族人民信奉佛教,崇尚“五戒”、“十善”,认为杀生是罪孽,犯下此种罪孽后灵魂会得不到安宁,来世也会遭到报应,“赔命价”刑事习惯法正好也依赖于这些藏传佛教经典教义,自然会受到藏族人民的欢迎。 将“赔命价”刑事习惯法纳入国家刑事制定法的视域中考察,“赔命价”刑事习惯法来自于社会中业已存在的各种习惯,依靠社会中的各种权威组织保证实施,并主要以口头以及行为的方式进行传播和继承,缺乏明确性,与现代刑法所强调的罪刑法定原则相冲突;“赔命价”刑事习惯法包含有森严的等级观念,认为人生来就有等级差别,不同级别的人有不同的“命价”,这样的理念与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相违背;“命价”常常会“株连”到加害人的亲友以及与其同村的人,没有犯罪的人也要受到处罚,对这些人而言极其不公,这样的处理结果不合理;等等。 两种不同的法律各有利弊,废除“赔命价”刑事习惯法,强行执行国家刑事制定法的做法并不可取;任由“赔命价”刑事习惯法肆意发展,也不利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只有通过构建刑事和解制度、完善少数民族地区自治法律法规、培养合格的司法执法群体、变革传统的刑事诉讼模式、改善藏区的物质生活环境以及引导文化更新等合理途径,才能充分发挥两种法律的社会功能,更好地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进步。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24.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与国家法的漏洞补充问题[J];中国藏学;2008年03期

2 苏永生;;“文化的刑法解释论”之提倡——以“赔命价”习惯法为例[J];法商研究;2008年05期

3 孔玲;“赔命价”考析[J];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01期

4 杨鸿雁;在照顾民族特点与维护国家法律统一之间——从“赔命价”谈起[J];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03期

5 王钧;;刑法解释的常识化[J];法学研究;2006年06期

6 苏永生;;国家刑事制定法对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的渗透与整合——以藏族“赔命价”习惯法为视角[J];法学研究;2007年06期

7 贾晞儒;试论藏区部落习惯法的文化成因及其改革[J];攀登;1997年02期

8 桑杰端智;藏传佛教生命观刍议[J];青海民族研究;2001年01期

9 张济民;浅析藏区部落习惯法的存废改立[J];青海民族研究;2003年04期

10 华热·多杰;用现行法解决“赔命价”问题的几点思考[J];青海民族研究;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楚爱华;《醒世姻缘传》中父权秩序的倾覆[J];蒲松龄研究;2002年02期

2 徐昱春;;英雄的成功与制度的失败——《席方平》中诉讼制度的社会学分析[J];蒲松龄研究;2008年02期

3 杨海坤;;中国走向宪政之路——兼论“三个代表”理论和我国宪法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4 吴亚平;;论自然的属性及环境法的理念[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5 马建兴;;中国古代礼与法关系之演进[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6 费菲;;法律传统论纲[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7 强昌文;;契约伦理与当代中国权利立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8 程乃胜;;庞德的法律目的思想及启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9 方潇;;法律与信仰:天学视野的古今之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10 王庆廷;;法律的亲情化求证——一个法理学的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婷婷;;个案视角下晚清江浙乡村地区婚姻的缔结与离弃——以清代刑科题本为例[A];满学论丛(第一辑)[C];2011年

2 尹晋华;;试析影响法律监督的现实问题[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王文生;周庆峰;;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视角下刍议宽严相济刑事政策[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刘志成;;刑事和解与公诉权:功能互补[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上海市长宁区检察院课题组;;我国检察机关在刑事和解发展中的基本立场[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甄贞;;刑事和解的理念及在我国的实践[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黄维智;;合意在刑事诉讼中的应用及其限制[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桂万先;;近代中国审检关系探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金波;;具有检察特色的教育培训机制之构建[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李艳;徐凤霞;;论公诉阶段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现[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秀渊;拉丁美洲民法典的历史与现实[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徐少辉;上海金融中心法制变迁及决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吴波;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钱泳宏;清代夫妻相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郑现喆;西方法在中韩两国的移植和转型及发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朱汉明;基于农民权益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李研;论刑事法官自由裁量权[D];河北大学;2009年

4 窦会静;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葛令磊;法律与发展运动述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吴双;股东资格确认的法律实证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李晓冉;论重罪案件刑事和解[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陈春娥;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仰光;;论日耳曼法中的赔命价制度[J];比较法研究;2006年03期

2 于胜利;“韩国病”的文化因素[J];当代韩国;1994年03期

3 马静华;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及其在我国的制度构想[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4 陈兴良;罪刑法定司法化研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杜宇;刑事制定法视域中的习惯法——一种被压制的知识传统[J];法商研究;2004年06期

6 陈兴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J];法学杂志;2006年01期

7 黄京平;;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时代含义及实现方式[J];法学杂志;2006年04期

8 樊凤林;刘东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我国刑法立法的完善[J];公安研究;2006年10期

9 衣家奇;;“赔命价”——一种规则的民族表达方式[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西藏自治区人权事业的新进展[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98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剑平;对藏族地区“赔命价”案件的认识和处理[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2年04期

2 徐澄清;关于“赔命价”“赔血价”问题的法律思考和立法建议[J];人大研究;1999年08期

3 索端智;关于“赔命价”与现行法律相协调的探讨[J];青海民族研究;1993年01期

4 张致弟;新时期藏族赔命价方式及治理对策[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5 杨鸿雁;在照顾民族特点与维护国家法律统一之间——从“赔命价”谈起[J];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03期

6 陈光国,徐晓光;从中华法系的罚赎到藏区法制的赔命价的历史发展轨迹[J];青海社会科学;1994年04期

7 辛国祥,毛晓杰;藏族赔命价习惯与刑事法律的冲突及立法对策[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8 杨方泉;民族习惯法回潮的困境及其出路——以青海藏区“赔命价”为例[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9 高仰光;;论日耳曼法中的赔命价制度[J];比较法研究;2006年03期

10 孔玲;“赔命价”考析[J];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淡乐蓉;;“赔命价”习惯法——多元法律文化下的共识性规则[A];民族法学评论(第七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广东商学院经济学院 蒋华林;[N];检察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游志能;民族习惯法的经济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黄娅琴;惩罚性赔偿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敏;藏区“赔命价”与故意杀人罪[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仁青拉姆;藏区赔命价习惯法运行实证考察[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3 沈艳萍;甘南藏族自治州藏区习惯法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4 刘烨;青海藏区法院审理赔偿“命价”案件调研报告[D];青海民族大学;2011年

5 张熹微;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的现实价值分析[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6 曲丰亮;民族地区刑事和解初探[D];西南大学;2011年

7 张鹏飞;藏族部落习惯法对司法实践消极影响的考察[D];兰州大学;2011年

8 卫玮;国家法与少数民族习惯法适用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9 周守俊;论藏族习惯法的司法适用[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席婷;甘肃省民族杂居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54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954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f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