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民族地区生物多样性多元保护的法律机制

发布时间:2017-10-07 21:37

  本文关键词:民族地区生物多样性多元保护的法律机制


  更多相关文章: 民族地区 生物多样性 传统知识 国家公园 国家法 民间法 宗教 多元保护


【摘要】:民族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单一或者分散化机制,无法满足保护的要求。多元机制的构建,必须重视以民间法、宗教等为代表的传统知识,特别是传统生态知识,或者社会学所称的地方性知识、乡土知识。具体表现为国家法方面,制定以生物多样性保护法为基本法的法律体系,民族地区加强地方性立法;国家法、民间法、宗教的衔接方面,加强民间法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国家法的衔接,国家法对民间法效力的确认,民间法与宗教无力解决的事项,由国家法提供支持;继续发挥民间保护机制与宗教保护机制的作用,而不应该仅仅依靠国家保护机制。从而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代表的国家保护机制、以自然圣境为代表的宗教保护机制、主要规范为世俗意义上的民间法的民间保护机制等多元机制。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法学院;乐山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关键词】民族地区 生物多样性 传统知识 国家公园 国家法 民间法 宗教 多元保护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5ZDC031)
【分类号】:D922.6;C954
【正文快照】: 针对生物多样性这一充满生命温度的选题的研究,是一种对于自我的重塑[1]前言。《生物多样性公约》序言宣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全人类共同关切事项。环境伦理学家认为:“生物多样性具有外在价值(instrumental value)和内在价值(intrinsic value)。外在价值包括:使用价值和非使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柯坚;吴隽雅;;检察机关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探析——以诉权分析为视角[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6期

2 蔡守秋;张文松;;演变与应对:气候治理语境下国际环境合作原则的新审视——以《巴黎协议》为中心的考察[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5期

3 杨朝霞;程侠;;我国野生动物外来物种入侵的法律应对——兼谈对环境法“调整论”反思的反思[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2期

4 吕忠梅;;公众参与还应弥补程序短板[J];环境经济;2015年Z9期

5 魏晓欣;李剑;;宗教权威型纠纷解决机制的运作实践——以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为例[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6 薛达元;杜玉欢;;环境保护部发布《传统知识分类、调查与编目技术规定》[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4期

7 郭婧;吴大华;;侗族习惯法在当今侗族地区的调适研究——以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为例[J];民族学刊;2010年02期

8 肖勇;魏晓欣;;四川彝族地区少数民族纠纷解决机制的启示[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丛萍;刘佳子;;银企合作助推新能源产业发展——建行与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J];绿色中国;2010年04期

10 汪劲;;抵御外来物种入侵:我国立法模式的合理选择——基于国际社会与外国法律规制模式的比较分析[J];现代法学;2007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尹仑;云南省德钦县藏族传统知识与气候变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2 孙晔;回族民商事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晓欣;李启家;;民族地区生物多样性多元保护的法律机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2 刘金龙;李凡;袁涓文;梁文远;;清水江私有林发展的成因分析及其启示[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6年04期

3 张立哲;;新疆“去极端化”工作中的法治逻辑及其展开[J];兵团党校学报;2016年05期

4 胡瀛琪;;环境公益诉讼激励保障机制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08期

5 龙胜辉;;浅谈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司法运用方式[J];法制博览;2016年11期

6 刘文燕;高珊珊;;外来物种入侵防治法律借鉴[J];法制与社会;2016年11期

7 杨朝霞;程侠;;我国野生动物外来物种入侵的法律应对——兼谈对环境法“调整论”反思的反思[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2期

8 刘兆奇;;我国外来物种风险评估制度法律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6年02期

9 王仁燕;;民族地区社会矛盾化解主客位研究[J];品牌;2014年04期

10 陆菁;;侗族婚姻风俗及法律调整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视角[J];凯里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程;《阿格维古准则》下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2 阿迪力·阿尤甫;中国维吾尔族婚姻习惯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贵阳;周伟铎;;非国家行为体参与和全球气候治理体系转型——城市与城市网络的角色[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6年03期

2 李艳芳;吴凯杰;;论检察机关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的角色与定位——兼评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改革试点方案》[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6年02期

3 李慧明;;《巴黎协定》与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转型[J];国际展望;2016年02期

4 张文松;;全球环境合作:气候变化《巴黎协议》的双层博弈分析[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1期

5 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J];中国法学;2016年01期

6 田慧芳;;国际气候治理机制的演变趋势与中国责任[J];经济纵横;2015年12期

7 李慧明;;全球气候治理新变化及中国的气候外交战略[J];唯实;2015年11期

8 李启家;;环境法领域利益冲突的识别与衡平[J];法学评论;2015年06期

9 汤维建;;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试点相关问题解析[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5年08期

10 刘东斌;王凯;;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初探[J];中国检察官;2015年1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贾焕银;漏洞补充与民间规范关联性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鹏飞,邓兴广;民间法概念辨析[J];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2 王勇;国家法和民间法的现实互动与历史变迁——中国西部司法个案的透视[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张晓辉 ,王启梁;变迁中的少数民族民间法[J];今日民族;2002年08期

4 刘作翔;具体的“民间法”——一个法律社会学视野的考察[J];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5 王青林;民间法基本概念问题探析[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许增裕;法律的完善细化应关注民间法[J];学术探索;2003年S1期

7 李泽;现代社会民间法存在的合理性[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霍建平;试论国家法与民间法[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年12期

9 杨帆;国家法与民间法双向互动之思考[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于语和,戚阳阳;国家法与民间法互动之反思[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支果;;民间法与盐业合伙契约[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二辑)[C];2007年

2 张佩国;;地方性秩序的再生产——乡村纠纷中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多元互动[A];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中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3 乾润梅;;法律多元视角下的民间法[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3辑)[C];2008年

4 谈萧;;初论商会与行业协会法——基于民间法和国家法二元视角的分析[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杰人;陋习不是“民间法”[N];检察日报;2000年

2 谢晖;不能忽视民间法的理论提升[N];检察日报;2014年

3 杨涛;“小偷示众”凸显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博弈[N];检察日报;2004年

4 贵州大学 杨礼熠;国家法与民间法辨证关系探微[N];贵州民族报;2010年

5 江苏省东台市人民法院 许建兵 薛忠勋;对“民间法”的文化解读[N];人民法院报;2013年

6 刘武俊;“民间法”的有所为和“国家法”的有所不为[N];法制日报;2000年

7 柴玉丽 夏 青;民间法与法制现代化[N];人民法院报;2002年

8 方向新;防治民间法对妇女土地权益的侵害[N];中国社会报;2004年

9 西南政法大学 龙大轩;和合:传统文化中的国家法与民间法[N];中国民族报;2007年

10 孟澍菲;谢晖:从法哲学到民间法[N];检察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晓萍;论民间法的司法运用[D];山东大学;2010年

2 田成有;传统与现代:乡土社会中的民间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3 陈冬春;论习惯的力量[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4 卞辉;农村社会治理中的现代乡规民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迎光;对现代市民社会中民间法的理性分析[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2 杨云玲;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二元建构及其互动之思考[D];烟台大学;2008年

3 姜琳琳;法治进程中民间法与国家法的融合[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4 蒙爱红;转型中国民间法与国家法关系的互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田英莲;民间法的实践运用及其问题[D];山东大学;2009年

6 陈晨;民间法:一种活的法律[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斐;国家法效力危机的民间法救济[D];山东大学;2006年

8 王来西;民间法:法律还是其他[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9 郑君;国家法与民间法互动之反思及建议[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周石甫;民间法的运行[D];湘潭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902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9902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b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