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当代佤族男性择偶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8 19:21

  本文关键词:当代佤族男性择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佤族 人口迁移 婚姻挤压 择偶


【摘要】: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成了广大农村地区的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农村女性流动和迁移现象尤其引人注目。已有的研究表明,农村女性永久性的迁移属于婚姻迁移。农村女性的婚姻迁移满足了迁入地男性的择偶需求,却造成了迁出地男性的择偶困难。本论文研究了中缅边境两个佤族村寨大量佤族妇女婚姻迁移之后,在男多女少的情况下,佤族男人面临的择偶问题,对他们的择偶行为进行了深入解读。从本质上讲,择偶是基于两性之间的互相吸引与选择而进行的行为,但是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的影响与限制使得择偶超越了人类的生物本能,成为一种非常复杂的文化现象。本文选择两个佤族村寨进行研究,目的在于应用多点民族志的方法,以择偶为切入点,揭示人口流动和迁移背景下佤族社会婚姻文化的变迁。 论文的写作资料来源于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中的深度访谈所收集,论文写作过程中应用“婚姻挤压”理论分析了收集到的资料。择偶是形成姻亲关系的第一个程序,也是最为重要的程序。本文从择偶标准和择偶范围两个大的方面论述了佤族男性的择偶行为变化。其中,择偶范围又细分为时间层面的夫妻年龄差变化、空间层面的通婚圈变化和社会层面的同姓婚禁忌打破,以此全方位反映当前佤族男人择偶状况。任何的婚姻问题产生都可以从男女两性方面找到问题的根源,佤族男性面临的婚姻挤压来源于大量佤族女性的婚姻迁移,所以笔者在论述佤族男性的择偶困境时专门论述了佤族女性的婚姻迁移。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佤族社会已经进入一种明显的“老夫少妻”的婚姻模式,并认为佤族妇女的迁移方式决定了她们的初婚年龄差异。夫妇婚龄差扩大导致的婚姻模式的改变势必会牵涉佤族社会其他方面变化,但由于缺乏相关资料和长期的参与观察研究,以及笔者的个人能力所限,这种变化尚不清楚,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佤族 人口迁移 婚姻挤压 择偶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C95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6
  • 目录6-9
  • 导论9-21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意义9-13
  • 一、选题缘由9-12
  • 二、选题意义12-13
  • 第二节 佤族婚姻家庭研究现状13-15
  •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15-17
  •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15
  • 二、研究方法15-17
  • 第四节 研究理论与框架17-19
  • 一、研究理论17-18
  • 二、研究框架18-19
  •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19-21
  • 一、创新点19-20
  • 二、不足之处20-21
  • 第一章 :佤族的历史源流及田野点概况21-26
  • 第一节 两个村寨的自然地理概况21-22
  • 第二节 佤族村寨的社会、经济、文化变迁22-26
  • 第二章 :佤族择偶标准与择偶方式26-37
  • 第一节 关于择偶的理论回顾26-27
  • 第二节 佤族传统的择偶标准与择偶方式27-30
  • 第三节 生计方式与佤族妇女地位30-31
  • 第四节 当代佤族择偶标准与择偶方式31-37
  • 第三章 :择偶范围—通婚圈变化37-47
  • 第一节 传统时代的佤族通婚圈特点37-39
  • 一、近距离通婚37-38
  • 二、民族内婚38
  • 三、婚姻缔结较少依靠关系网络38-39
  • 第二节 当代佤族通婚圈特点39-43
  • 一、远距离婚嫁增多39-40
  • 二、族际通婚增多40-41
  • 三、婚姻信息的获取突破传统渠道41
  • 四、男性通婚圈逐渐内卷化41-43
  • 第三节 影响佤族通婚圈变化的因素43-44
  • 一、经济发展的影响43-44
  • 二、户籍管理松动的影响44
  • 三、社会交往范围扩展影响44
  • 第四节 通婚圈变化对佤族社会的影响44-47
  • 第四章 :择偶范围—同姓婚现象47-52
  • 第一节 佤族同姓婚现象47-49
  • 第二节 佤族同姓婚与亲属称谓变化49-50
  • 第三节 佤族同姓婚现象原因讨论50-52
  • 第五章 :择偶范围—扩大的夫妇婚龄差52-58
  • 第一节 佤族的初婚年龄和夫妇婚龄差52-55
  • 第二节 佤族夫妇婚龄差扩大的原因探讨55-58
  • 第六章 :婚姻迁移的佤族妇女58-67
  • 第一节 婚姻迁移原因58-60
  • 第二节 婚姻迁移的两个阶段60-67
  • 一、盲目流动时期60-63
  • 二、理性流动时期63-67
  • 第七章 :当代佤族男人面临的婚姻挑战67-72
  • 第一节 “剩下的”佤族男人67-68
  • 第二节 出去打工还是留在原地68-69
  • 第三节 男人们的乡土观念69-72
  • 结语72-74
  • 参考文献 (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74-80
  • 著作类74-75
  • 调查报告和地方志75-76
  • 论文类76-80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80-81
  • 后记81-8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秀兰;;佤族同姓婚禁忌探析——以班奈村佤族同姓婚禁忌为例[J];保山师专学报;2009年03期

2 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指标研究与应用课题组;蒋永萍;姜秀花;陈方;贾云竹;杨玉静;吴帆;;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评估报告(1995-2005)[J];妇女研究论丛;2006年02期

3 马健雄;性别比、婚姻挤压与妇女迁移———以拉祜族和佤族之例看少数民族妇女的婚姻迁移问题[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甘品元;;毛南族婚姻行为变迁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袁娥;赵秀兰;;班奈佤族的同姓婚、交错婚和堆砌婚[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朱和双,李金莲;佤族的神灵信仰及其对男女性关系的社会控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张世勇;;电视下乡:农民文化娱乐方式的家庭化[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8 周皓;李丁;;我国不同省份通婚圈概况及其历史变化——将人口学引入通婚圈的研究[J];开放时代;2009年07期

9 韦玮;白志红;;云南Y村佤族土地使用及其变迁的人类学研究[J];开放时代;2011年05期

10 白志红;李喜景;;中缅边境非法跨国婚姻对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稳定的影响分析——以云南省龙陵县徐家寨为例[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飞龙;社会变迁中的中国农村婚姻与家庭研究(1950-1985)[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符广兴;佤族布饶人的害羞与两性关系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2 刘振宇;佤族婚姻家庭继承习惯法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3 刘若实;黑媳妇的婚姻生活[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958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9958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0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