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问题》(南大核心CSSCI经管期刊)简介及投稿要求
刊名: 城市问题
Urban Problems
主办: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2031
CN: 11-1119/C
邮发代号:82-485
复合影响因子:1.183
综合影响因子:0.641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城市问题
创刊时间:1982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城市问题杂志》属学术刊物。旨在反映我国及国外城市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反映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
城市问题分类
(1)城市环境问题;A大家一般认为,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城市环境问题是由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协调关系被破坏,主要是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浪费所造成的。城市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垃圾污染等。B资源与城市环境;资源是否能得到合理利用,和城市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合理地、充分地利用资源,积极利用无污染或少污染的资源,是控制工业污染和改善环境的基本措施。C人口与环境问题;控制城市人口,使城市人口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是保护城市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D经济发展与城市问题;E城市环境保护管理的措施;我国在总结环境保护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为主”的环境保护管理措施:A组织上以地方为主;B手段上以立法和规划为主;C方法上以环境质量评价为主。
(2)城市交通问题;A城市交通问题的表现形式:交通堵塞;交通事故;公共交通问题;步行者问题;停车问题;B我国城市交通问题:我国城市交通问题的严重性;我国城市交通问题产生的原因;C国外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强中心站略;完全机动化的战略;弱中心站略;低成本战略;限制交通战略;D解决我国城市交通问题的途径:A城市交通问题的综合治理:合理布置吸引人流的公共建筑物;全面掌握城市客、货流的流源、流向和流量,调整城市交通运营;合理组织城市交通的运营战略线和时间;B城市交通设施的建设: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性质;建立完善的道路系统;改善旧城区的道路系统;形成地上、地下结合的交通枢纽;
(3)城市住宅问题;我国城市的住宅问题:住宅建设满足不了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提高的需要;现行住房制度弊端尚未得到克服;城市危房、棚户区改造步履维艰;推行住房制度改革不够理想;要解决我国城市住宅问题,必须多建房,建好房,尽可能满足需要。住房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房改的推进同价格、工资、财政、金融、计划等方面改革密不可分。因此,这项改革的推进,必然要有相关改革配套实施,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消极等待;
(4)城市社会问题;A就业问题;B贫困问题;C老年人问题;D社会责任感缺乏;E种族与社会争端;F内城问题。
杂志栏目
城市问题杂志设有栏目有:城市科学,市长论坛,城市建设与发展,经济与社会,城市管理,外国城市,城市了望。
发展历程
——写在建院30周年的时候
《城市问题》是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城市研究类学术期刊,创刊于1982年。
《城市问题》起步于我国的城市研究刚刚开始的时候。
1982年—1985年,《城市问题》以不定期丛刊的形式出版。丛刊的出版形式并没有限制住《城市问题》学术影响力的迅速扩大。到1985年,《城市问题》已经在城市研究领域声名鹊起。
——1986年,《城市问题》的刊期变更为季刊,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1987年—2006年6月,《城市问题》的刊期变更为双月刊。这是《城市问题》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城市问题》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得到了学术界的肯定。北京大学著名学者胡兆量先生对《城市问题》做出这样的评价:“《城市问题》杂志是有国际影响的期刊,是综合性最强的有关城市研究的期刊”。
——2006年7月,《城市问题》的刊期变更为月刊。《城市问题》进入了创刊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今天的《城市问题》已经具有了广泛的知名度,在学术界和城市政府相关部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论文发表范例
市民化身份转变的幸福增进效应 刘爱华;朱志胜;4-12
中国城市群集聚辐射效应测度 赵伟;余峥;13-24
长三角地区城市城际联系度测度——基于物流数据视角的分析 王克强;万宁娜;25-37
城市边缘社区的形态演变与结构属性——以重庆市为例 宋辉;38-44
山东半岛城市群的适度规模——基于水资源视角的分析 张玉泽;张俊玲;任建兰;45-46
基于空间环境信息的高层住区声环境评价 杨青;张侃;陈天;53-58
社会资本测量体系及其应用——以北京市为例 崔巍;陈盼;贺琰;59-66
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资本存量测度 刘常青;李磊;卫平;67-72
社区停车资源配置的权利界定 曹飞;73-80
城市间环境治理耦合协同演化仿真 徐红;赵胜男;81-89
拆迁农民安置区社会空间的重构——以镇江市平昌新城为例 王园;张敏;罗佳丽;90-96
居民对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态度及其影响因素——以成都市温江区为例 熊立春;程宝栋;曹先磊;97-103
本刊特稿
服务业尚未成为中国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郑鑫;4-12
城市科学
中国小城市的最优规模 丁鸿君;周玉龙;孙久文;13-18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留用地制度的创新——以典型地区留用地政策为例 谢涤湘;牛通;范建红;19-25
城市开发边界的内涵 裴文娟;樊凯;张建生;曾维军;王猛;余建新;26-31
城市建设与发展
城市人口规模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基于中国285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分析 文雯;王奇;32-38
滨海地区城市水安全弹性分析——以中国112个城市为例 王琳;陈天;39-47
经济与社会
北京市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脱钩分析 赵正;48-54
中国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差异与收敛性分析 李卫兵;涂蕾;55-63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房地产资本化效应 张东;汤军;64-71
城市管理
地方政府对公共物品需求回应性考察 李成宇;史桂芬;王佳;72-77
公交线路资源配置与服务质量协调性评价 刘新民;鲁晓燕;孙秋霞;78-82
城市瞭望
集聚与城市雾霾污染的交互影响 梁伟;杨明;李新刚;83-93
生活压力、居住条件对农民工精神健康的影响 梁樱;侯斌;李霜双;94-103
本文编号:13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andahexincssci/1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