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教育评论》投稿要求(2)
教育学科在北京大学源远流长。早在京师大学堂时期便设有师范馆,1924年正式设立教育学系。在20世纪上半叶,无论在教育理论研究,还是在教育实践,或是在教育国际交流方面,北京大学都有令人瞩目的贡献。1949年,根据政府的统一规划,北京大学取消了教育系科。三十余年之后,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教育学科在北京大学又逐步得到重建:1973年建立电教组(后改为电化教育中心),1980年建立高等教育研究室,1984年建立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1999年建立教育经济研究所,2000年建立教育学院。至此,教育学科已跻身于北京大学当前基本学科之列。本刊的创办,正是教育学科在北京大学成长壮大的一个标志。
本刊旨在促进教育领域的科学研究与交流,特别注重教育研究的创新性、学术性、实践性和跨学科性。
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生命所在,是独立思考和深入探索的结果,也是学术讨论与交锋的结果。而这些都离不开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本刊有志于为教育界同人创造一个宽松活跃的学术空间,为推动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而努力。
学术性是对学术研究的基本要求,一切论点和结论都应当建立在专门而深入的研究之上,实事求是,笔耕文化传播,言之有据,符合学术研究的方法与规范。本刊愿与诸位作者一起,致力于提高我国教育研究的学术水准。
实践性是教育研究的根本归宿。学术研究不意味着远离实际,钻进与世隔绝的象牙之塔。恰恰相反,它应当根置于现实的土壤,汲取生活的养分,并最终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为依归。学术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是我们的追求。
跨学科性针对的是画地为牢式的研究。教育研究应当超越人为的学科藩篱,倾听不同学科的声音,与其联手合作。同时,教育研究从来都不是教育研究者独有的领地,不少相关的学科均为教育研究做出过重要贡献。我们相信,跨学科的视野和方法将会使教育研究更趋深入、广阔,更富活力。
本刊刊名题字由蔡元培先生遗墨集字而成,意在承续先生所奠定的民主开放的学术传统。我们创办这份刊物,决不是要营造一处私家的花园,而是要为教育界乃至关心教育的各界同人创造一片公共的园地。希望专家学者和各界人士踊跃来此播种、耕耘和收获,与我们一起打造一份高质量的《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编委组成
主 任:闵维方
副主任:汪永铨 吴志攀
委 员(按姓氏拼音为序):
陈洪捷 陈向明 陈学飞 程郁缀
丁小浩 韩启德 劳凯声 李国斌
李克安 厉以宁 林建华 龙协涛
闵维方 汪 琼 汪永铨 王明舟
王善迈 魏 新 吴志攀 喻岳青
袁振国 张国有 张 力 赵为民
名誉编委(按姓氏拼音为序):
程介明 杜祖贻 顾明远 郝克明
胡显章 纪宝成 鲁 洁 潘懋元
瞿葆奎 谢维和 钟宇平 朱小蔓
Philip G.Altbach(美) 曾满超(美)
金子元久(日) Ruth Hayhoe(加)
Henry M. Levin(美) 马越彻(日)
Ulrich Teichler(德) 天野郁夫(日)
主编:陈洪捷
副主编:喻岳青(常务)
编辑部主任:李春萍
笔耕论文|专业服务
我要投稿
分享:
喜欢
阅读┊ ┊ ┊┊ ┊打印┊
已投稿到:
本文编号:13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andahexincssci/1370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