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点标记BmNPV芽生病毒粒子研究及GP64信号肽分析
发布时间:2020-06-06 06:04
【摘要】: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opolyhedrovirus,BmNPV)是蚕业生产中危害最严重的病原微生物,是杆状病毒科核型多角体病毒属的代表成员,因此是目前研究比较多的昆虫杆状病毒。尽管目前关于BmNPV的感染机制已有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是针对于病毒粒子BV具体的感染过程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本论文主要是对量子点标记BmNPV病毒粒子BV,GP64信号肽差异作了进一步的研究,以揭示BmNPV GP64的N端信号肽介导蛋白转运、分泌,C端的跨膜域使其锚定在细胞膜上的特性,为后期实验研究BmNPV BV出入宿主细胞的具体途径提供参考。第一章简介:以综述的形式介绍了杆状病毒的分类、感染机制、表达系统、其他应用;量子点的优点、应用;重点介绍了杆状病毒BmNPV和AcMNPV入侵宿主细胞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二章构建量子点标记的BmNPV病毒粒子:首先构建了生物素化的重组杆状病毒,其次是量子点标记、示踪单病毒,分析病毒粒子侵染宿主细胞的过程。进行量子点标记的过程我们发现:AcMNPV的量子点标记方法并不适用BmNPV病毒标记及示踪研究。第三章不同长度GP64信号肽重组杆状病毒分析:我们前期研究发现BmNPV GP64囊膜蛋白在后期加工过程中信号肽并没有发生切割,推测BmNPV GP64蛋白后期分泌的途径不同于生物素分泌的内质网-高尔基体途径,所以我们对BmNPV GP64信号肽序列特性分析,发现不同长度GP64信号肽的重组病毒,感染性有很大差异,免疫荧光分析发现完整信号肽的GP64定位在细胞质膜上。第四章不同长度GP64信号肽引导eGFP定位分泌差异分析:基于上一章的研究结果,不同GP64信号肽的杆状病毒特性的差异。我们利用不同长度信号肽+eGFP+TMD,模拟膜蛋白GP64,通过瞬时转染,分析不同信号肽引导eGFP在胞内的定位,进一步研究不同信号肽引导蛋白的定位分泌途径的不同,将更好解释AcMNPV和BmNPV标记方法不同的原因,为BmNPV病毒粒子进出宿主细胞的具体途径提供基础。通过上述研究,我们成功构建了多种标记的病毒,首次揭示了BmNPV GP64可能不同于传统的分泌途径,为进一步研究BmNPV出入宿主细胞的过程提供了新的参考。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884.51
本文编号:2699266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884.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闫晓;;半导体量子点在生物荧光分析中的应用[J];生命科学仪器;2007年07期
2 孟小林,徐进平,王健,鲁伟;我国病毒杀虫剂研究与应用新进展[J];植保技术与推广;2002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梁飞;BmNPV膜融合蛋白GP64作用机制初步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6992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2699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