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湖北省草莓和番茄灰葡萄孢对二甲酰亚胺类和苯甲酰胺类杀菌剂的抗药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6 22:26
【摘要】: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是包括番茄和草莓在内的超过200种寄主植物的病原菌,其引起的灰霉病是世界范围的严重病害。本研究调查了采自番茄和草莓的灰葡萄孢对二甲酰亚胺类和苯甲酰胺类杀菌剂的抗性发生情况,同时对抗性菌株进行了抗性分子检测和适合度测定。主要结果如下:1)草莓和番茄是世界上种植的重要经济作物。中国作为重要的草莓种植国和最大的番茄生产国,深受灰霉病的困扰。本研究测定了从湖北省不同地区番茄和草莓保护地采集的灰葡萄孢对杀菌剂腐霉利的敏感性。腐霉利敏感和抗性菌株的平均EC50值(抑制50%生长时的有效浓度)分别为0.25μg/ml和3.02μg/ml。抗性菌株(Pro R)的频率为16%,最高的频率发生在荆门。腐霉利抗性菌株对其他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存在正交互抗性,但对苯吡咯类杀菌剂没有交互抗性。敏感菌株和抗性菌株的适合度,比如菌丝生长、渗透压敏感性和致病力,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比对Bc Os1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发现腐霉利抗性菌株在第365位密码子含有点突变(I365S),或者在369位密码子和373位密码子存在一对点突变(Q369P,N373S)。2)本研究还测定了以上灰葡萄孢菌株对苯甲酰胺类杀菌剂苯酰菌胺的敏感性。经菌丝生长分析,苯酰菌胺敏感(Zox S)和抗性菌株(Zox R)的平均EC50值分别为0.27μg/ml和4.98μg/ml。来自八个地点的菌株约有8.5%对苯酰菌胺有抗性。在所检测的样品中,最高的抗性频率发生在荆门。苯酰菌胺抗性菌株对多菌灵存在正交互抗性。敏感菌株和抗性菌株的适合度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表明抗性发生风险较高。对灰葡萄孢的TUB2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发现三个之前报道的点突变(E198A,E198K,F200Y)和一个新点突变(T351I)。这个新突变总出现在含有E198K点突变的菌株中。在高抗菌株中则检测到点突变F200Y。新点突变T351I和所有其他突变的发现表明抗性发生的风险与日俱增。本研究较好地阐明了中国湖北省灰葡萄孢对常用杀菌剂的抗性发生特点,结果有利于提高杀菌剂抗性的治理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436.412;S436.6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钟音;周明国;刘经芬;;紫外光诱导灰葡萄孢产生抗多菌灵菌株的研究[J];植物保护学报;1987年04期

2 魏倩;张娜;张平;李明刚;阎瑞香;;四种芽孢杆菌对蒜薹灰葡萄孢霉抑制作用的时效性研究[J];生物技术通报;2017年06期

3 吴少伯;;灰葡萄孢霉菌固体培养产生的(+)ABA及其生物学效应[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3年03期

4 马娟;徐扩;董金皋;;灰葡萄孢强除草菌株的筛选与活性物质的组分分析[J];菌物学报;2006年04期

5 赖以飞;三唑杀菌剂对灰葡萄孢的构效关系研究[J];农药译丛;1996年04期

6 王勇;张春祥;高苇;孔庆学;阎瑞香;张娜;;灰葡萄孢毒素对产后蒜薹的致病性及其毒素基因的检测[J];山东农业科学;2017年10期

7 郑莉;杨斌;胡小龙;;灰葡萄孢毒素诱发紫茎泽兰电解质渗漏化学物质的研究——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8 戚薇;王晨;颜虎;张和平;杜连祥;史艳春;王海宽;;抗灰葡萄孢霉菌乳酸菌的筛选[J];工业微生物;2010年05期

9 田金强,张子德,陈志周,甄卫东;防腐剂对红提葡萄中灰葡萄孢霉和交链孢霉抑制效果初探[J];保鲜与加工;2004年03期

10 金其荣,张继民,朱宝镛;人工贵腐葡萄酒的研制(Ⅰ)——灰葡萄孢的分离方法[J];无锡轻工业学院学报;199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范雷;李娜;张静;杨龙;李国庆;;灰葡萄孢插入突变体库的构建及其致病相关基因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时浩杰;张传清;;灰葡萄孢葡聚糖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郑蒙;董金皋;;灰葡萄孢除草活性菌株的筛选及其遗传转化[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郝芳敏;吴明德;杨龙;张静;李国庆;;我国灰葡萄孢群体中病毒的多样性[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8年

5 周映君;张静;杨龙;吴明德;李国庆;;灰葡萄孢1,3,6,8-四羟基萘还原酶基因(Bcbrn2)功能验证[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6 贾娇;董金皋;;灰葡萄孢钙调磷酸酶基因β亚基克隆与功能分析[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董玉霞;董金皋;;灰葡萄孢除草活性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王惠;董金皋;商鸿生;;灰葡萄孢代谢产物中除草活性成分的分离及作用方式初探[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七届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9 吴明德;张蕾;李国庆;姜道宏;候明生;;灰葡萄孢中发现与致病力衰退相关的线粒体病毒BcDRV[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张烨;瓮巧云;邢继红;董金皋;;拟南芥抗灰葡萄孢BC2基因精细定位[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MUHAMMAD ADNAN;中国湖北省草莓和番茄灰葡萄孢对二甲酰亚胺类和苯甲酰胺类杀菌剂的抗药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8年

2 Tayb Elassma Ibrahim Mustafa DafaAlla;乙醇脱氢酶在灰葡萄孢生长发育、环境适应及致病等过程中的功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3 于琳;植物病原真菌灰葡萄孢与蓖麻葡萄孢中真菌病毒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4 王惠;灰葡萄孢生物活性代谢产物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5 邢继红;拟南芥抗灰葡萄孢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乐涛;血红素生物合成途径在灰葡萄孢致病中的功能解析[D];吉林大学;2016年

2 刘春辉;SYAUP-770对灰葡萄孢作用机理初步研究及其盐的合成与活性筛选[D];沈阳农业大学;2017年

3 申德民;灰葡萄孢中产孢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7年

4 张慧波;伞真滑刃属几种线虫在灰葡萄孢和盘多毛孢上移行和繁殖及松墨天牛成虫携带线虫能力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5 张建;灰葡萄孢BC1菌株代谢产物杀菌、除草活性成分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6 梁克力;盾壳霉诱导的灰葡萄孢基因功能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7年

7 熊艳;草莓灰葡萄孢拮抗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抗菌活性物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8 贾娇;灰葡萄孢钙调磷酸酶基因β亚基及其启动子的克隆与序列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9 冯江兰;灰葡萄孢固体发酵产物对外来入侵植物黄顶菊的防除作用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9年

10 余秋玉;灰葡萄孢细胞自噬相关基因BcATG26、BcATG17和BcATG14的功能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7003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27003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e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