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染小麦和大麦的条锈菌的有性自交与毒性变异

发布时间:2020-06-13 00:11
【摘要】:条锈病是小麦和大麦上的重要病害,其发生对小麦和大麦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条锈病主要以夏孢子反复侵染的方式危害小麦和大麦。目前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条锈病的最环保经济有效的方法。但是品种的抗性丧失往往导致条锈病的暴发和流行。条锈菌的寄主范围较广,可侵染小麦、大麦及其许多禾本科杂草。小麦条锈菌主要侵染小麦,但是小麦条锈菌的个别小种也可侵染大麦。与突变和异核作用相比,有性重组导致高度变异,是条锈菌主要的毒性变异途径。但是目前,有关对小麦和大麦共同致病的条锈菌的毒性变异缺乏研究。本研究对侵染大麦品种果洛和小麦品种铭贤169均致病的条锈菌菌系BSR-4和BSR-5,通过单夏孢子菌系有性自交建立后代单锈孢群体,在Yr单基因系鉴别寄主和大麦条锈菌鉴别寄主上进行表型测定,明确群体毒性特征,与母菌系的毒性谱比较,确定其毒性变异,从而揭示该条锈菌有性自交与毒性变异的特征。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两个母菌系BSR-4和BSR-5通过自交共获得单孢后代97个,相对于亲本,自交后代群体的毒力/无毒力特征谱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后代群体与亲本存在一个或多个抗病位点上的表现型差异。BSR-4通过有性自交得到单孢后代67个,在Yr单基因系鉴别寄主上表现为54个不同的毒性表型。单孢后代与亲本毒性谱相同的有4个;17个菌系毒性谱变宽,毒性增强,其余46个毒性谱皆变窄。后代群体中,8个菌系对铭贤169高度致病,但在果洛上表现为少量坏死;其余菌系对铭贤169和果洛均表现为高度致病。通过接种大麦条锈菌鉴别寄主发现后代有4个毒性表型,其中有一个毒性表型与亲本相同,其余3个毒性表型相对与亲本毒性谱变宽。BSR-5通过自交获得自交后代30个,在Yr单基因系鉴定产生有22个新毒性表型,后代的毒性表型与亲本完全不一致。后代群体中,3个菌系与亲本毒性谱相同,其余27个毒性谱变宽。没有毒性谱变窄的后代。所有单孢后代在果洛和铭贤169都表现出与亲本一致的高度感病的症状。所有单孢后代在大麦条锈菌鉴别寄主上的表型与亲本表型一致。研究表明,侵染小麦和侵染大麦的条锈菌经有性生殖发生毒性变异和毒性分化,为小麦、大麦混播区与感病小檗共存的地区的条锈病的发生和预防提供了理论依据。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435.121.42;S435.1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光明;;试谈控制我省小麦锈病的途径[J];四川农业科技;1988年05期

2 王宗华;彭云良;达珍;央金拉姆;;西藏大麦条锈病研究 Ⅰ、侵染大麦与侵染小麦的条锈菌致病性及其流行学比较[J];西藏农业科技;1988年04期

3 王宗华,央金拉姆,达珍,彭云良;西藏条锈菌大麦专化型生理专化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1989年03期

4 王宗华;央金拉姆;达珍;彭云良;;西藏条锈菌大麦专化型生理专化研究初报[J];植物保护学报;1989年03期

5 张勃;黄瑾;贾秋珍;曹世勤;孙振宇;金社林;;中国西北地区禾谷类条锈菌群体的毒性结构分析[J];植物保护学报;2018年01期

6 贾明贵,商鸿生,李振岐;条锈菌侵染对小麦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J];植物病理学报;1992年02期

7 张宏;胡银岗;任志龙;王长有;王亚娟;吉万全;;‘陕麦139’受条锈菌抑制表达相关基因的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2008年02期

8 刘刚;;“小麦与条锈菌互作的分子机理研究”项目通过鉴定[J];农药市场信息;2010年02期

9 刘倩茹;李强;王亚红;王芳;刘恒;田月娥;王保通;;小偃22受条锈菌侵染后的光合生理研究[J];麦类作物学报;2010年02期

10 王晨芳;黄丽丽;张宏昌;韩青梅;朱琳;冯浩;康振生;;小麦-条锈菌互作过程中活性氧及保护酶系的变化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萍;李振岐;王美南;赵保路;;小麦-条锈菌互作体系中一氧化氮自由基的来源[A];第六届全国自由基生物学与自由基医学学术会议和海峡两岸自由基生物学与自由基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马金彪;王晓杰;于秀梅;徐亮胜;韩青梅;郭军;黄丽丽;康振生;;条锈菌诱导的小麦叶片cDNA文库构建及表达序列标签分析[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艳飞;屈志鹏;张永红;马金彪;郭军;韩青梅;黄丽丽;康振生;;小麦与条锈菌非亲和互作的cDNA文库构建及表达序列标签分析[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左海;王海燕;马青;;微管骨架在小麦抗条锈菌侵染中作用的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王晓杰;赵杰;汤春雷;成玉林;刘敏婕;康振生;;小麦条锈菌致病性及其变异机理[A];2014年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6 王晨芳;黄丽丽;韩青梅;张红昌;朱琳;冯浩;康振生;;小麦—条锈菌互作过程中的活性氧代谢及活性氧细胞化学定位[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喻修道;屈志鹏;郭军;于秀梅;黄雪玲;韩青梅;黄丽丽;康振生;;小麦与条锈菌亲和互作的抑制性差减杂交文库构建及ESTs分析[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蒋俊朋;段婉露;赵晶;康振生;;小麦—条锈菌互作中小麦TaAMT2.3a基因克隆和初步功能分析[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8年

9 李雅洁;马占鸿;;四川盆地部分小麦品种上的条锈菌SSR多态性分析[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8年

10 曾庆东;韩德俊;郭嘉;Manuel Spannagl;吴建辉;焦敏;王琪琳;Marius Felder;马闯;曹爱忠;陈佩度;余世洲;穆京妹;刘們;戚拓;黄硕;袁凤平;聂小军;王晓杰;黄丽丽;郭军;Mayer Klaus;康振生;;小麦抗条锈病Yr26候选基因分离及其与条锈菌互作转录组分析[A];第八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郭军;从生活身边感受气候变暖[N];陕西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戚拓;条锈菌重要致病因子PstGSRE1和PstCPK1致病机理研究及利用HIGS技术创制小麦持久抗条锈病材料[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2 王晓杰;小麦与条锈菌互作机理研究及抗条锈相关基因的功能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3 崔素萍;小麦受条锈菌侵染后防卫基因的表达特征及其克隆[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4 王晨芳;小麦与条锈菌互作过程中活性氧迸发的组织学和细胞化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5 汤春蕾;条锈菌与小麦互作中效应蛋白及诱导寄主细胞坏死基因的鉴定与功能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6 王晓敏;小麦与条锈菌互作过程中活性氧和防御基因的防御反应及抗病相关基因的鉴定与功能验证[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7 成玉林;小麦条锈菌致病相关基因鉴定及其功能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8 刘博;条锈菌诱导的小麦β-1,3-葡聚糖酶基因的表达特征分析及条锈菌基因功能验证体系建立的探索[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9 马金彪;小麦与条锈菌亲和互作表达序列标签(EST)分析和条锈菌转录基因物理图谱构建[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10 张紫晋;小麦抗条锈病基因Yr41的精细定位和两个条锈菌诱导表达基因的功能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淑杰;侵染小麦和大麦的条锈菌的有性自交与毒性变异[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2 刘們;小麦水杨酸信号通路介导的抗条锈病机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3 李华一;小麦SYP71和VAMP714基因在小麦与条锈菌互作中的功能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4 韩丽娜;受条锈菌诱导的小麦碱性/中性蔗糖酶基因(Tα-A/N-Inv)的克隆及功能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5 王亚茹;小麦抗条锈菌基因Yr10抗病通路的初步解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6 李北;四川盆地条锈菌冬繁区小麦品种(系)抗条锈性评价及基因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7 张海燕;小麦与条锈菌互作相关基因的克隆与特性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8 梁根云;“川麦107”受条锈菌侵入后叶片蛋白质组学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9 张彬;小麦抗病基因同源序列分析及条锈菌诱导的防御酶活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6年

10 周婷;受条锈菌侵染后小麦叶片中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变化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103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27103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5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