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形态学和SLAF-seq技术对四川地区中华蜜蜂多样性分析
【学位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S891
【部分图文】:
图 2.1 四川中蜂样本采集点分布图ig. 2.1Distribution map of sample collection point of Apis cerana in Sichuan Province
蜜蜂吻长的测量Fig.2.2determinationofthelengthofhoneybees
图 2.4 蜜蜂后足相关指标测量4 Measurement of the correlation index of the right hind leg of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军一;;临沂市中华蜜蜂资源保护及开发措施的研究[J];中国蜂业;2018年10期
2 罗其花;周志勇;;北京密云地区大量饲养中华蜜蜂可行性分析[J];中国蜂业;2018年10期
3 张大利;;辽宁地区中华蜜蜂未来发展构想[J];新农业;2017年22期
4 钟金星;;中华蜜蜂养殖现状与保护措施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8年10期
5 ;中华蜜蜂[J];中国蜂业;2018年05期
6 杨晓毅;邓晓刚;张爽;周俊;;湖北省宜昌地区中华蜜蜂种质情况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8年16期
7 黄继珉;;中华蜜蜂越冬管理现状与对策分析[J];农家参谋;2018年23期
8 王桂芝;娄德龙;姜风涛;王红芳;周衍忠;龚雪;;山东中华蜜蜂资源现状、问题及保护措施[J];中国蜂业;2016年11期
9 王达明;;中华蜜蜂及其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中的作用[J];云南林业;2016年01期
10 郭成俊;滕跃中;郭宝贝;揭浩亮;张映升;;山西省中华蜜蜂保护措施[J];中国蜂业;201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巩志宏;胥保华;郭兴启;;中华蜜蜂甲硫氨酸亚砜还原酶A和B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10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2 于菲菲;胥保华;郭兴启;;中华蜜蜂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10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3 颜志立;罗岳雄;张学锋;刘丽;;湖北神农架中华蜜蜂考察笔记[A];海峡两岸第四届蜜蜂生物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杨冠煌;孙庆海;韩盛明;;中华蜜蜂阿坝宗的调查和研究[A];北京昆虫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5 杨冠煌;王瑞武;杜芝兰;;中华蜜蜂工蜂王浆腺活性的变化[A];北京昆虫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6 刘新宇;;中华蜜蜂闭锁繁育保种应注意的几个环节[A];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蜜蜂育种与授粉功能研究室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养蜂学会蜜蜂育种专业委员会第四届第一次会议暨中国养蜂学会蜜源与蜜蜂授粉专业委员会第五届第一次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7 陈盛禄;苏松坤;钟伯雄;Stefan Albert;;中华蜜蜂头部cDNA文库的构建[A];海峡两岸第四届蜜蜂生物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杨建设;;将中华蜜蜂养殖产业列入昭通市“十三五”规划的建议[A];云南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十三五”规划建言献策论文选编[C];2015年
9 于晓丽;郭兴启;胥保华;;中华蜜蜂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亚基基因β1和β2的克隆与表达分析[A];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蜜蜂育种与授粉功能研究室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养蜂学会蜜蜂育种专业委员会第四届第一次会议暨中国养蜂学会蜜源与蜜蜂授粉专业委员会第五届第一次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10 李桂林;张雪梅;杨昕鑫;袁金凤;郭兴启;;DnaJA1,DnaJB12,DnajC8参与中华蜜蜂热胁迫响应的分子机制研究[A];第八届泛环渤海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1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瞿剑;中华蜜蜂种群为一类?国际认知错了[N];科技日报;2018年
2 本报记者 杨丽君;深山养蜂人的“甜蜜”事业[N];陇南日报;2017年
3 记者 张学文;全国首单中华蜜蜂险落地平武[N];四川日报;2017年
4 本报记者 刘艳涛;中华蜜蜂产业急待保护开发[N];农民日报;2012年
5 本报实习记者 莫彤;中华蜜蜂迅速消亡之谜破解[N];北京科技报;2004年
6 杨国栋;保护中华蜜蜂就是保护生态平衡[N];中国畜牧兽医报;2014年
7 记者 孙君;桓仁建立中华蜜蜂保护区[N];本溪日报;2011年
8 张波;彭水 打造中华蜜蜂现代科技样板区[N];重庆日报;2016年
9 白继开;中华蜜蜂遭遇生存危机[N];中国畜牧兽医报;2013年
10 张波;彭水打造中华蜜蜂现代科技样板区[N];中国畜牧兽医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晓翠;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病毒在寄主体内的复制机制及其基于RNAi的防控策略[D];福建农林大学;2014年
2 郭丽娜;中华蜜蜂气味受体基因Or1和Or2功能分析[D];山西农业大学;2018年
3 李江红;中华蜜蜂(Apis cerana)毒腺cDNA文库的构建及主要毒蛋白基因表达调控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张莹;中华蜜蜂与意大利蜜蜂乙酰胆碱酯酶生物化学性质比较[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5 李兆英;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脑部胚后发育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相关受体的表达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余林生;皖南中华蜜蜂种群数量动态及群体多样性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7年
7 孙汝江;中华蜜蜂表皮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8 李志勇;中华蜜蜂卵黄原蛋白基因的分子特征及表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9 刘锋;中华蜜蜂铁代谢相关蛋白及蛋氨酸甲基亚砜还原酶B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10 朱翔杰;福建及邻近地区中华蜜蜂种群遗传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晁玉珍;中华蜜蜂抗逆相关基因AccMKP3和AccApoD的分离与功能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9年
2 王欣欣;中华蜜蜂MKK6基因介导的MAPK级联途径在氧化应激中的功能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9年
3 杨昕鑫;中华蜜蜂泛素结合酶基因AccUBE2N和AccUBE2G1的表达特性与功能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9年
4 宋欣密;中华蜜蜂信息素相关蛋白OBP11、CSP3及ASP1与化学配基和新烟碱类杀虫剂的互作机制研究[D];中国计量大学;2018年
5 黄伦;基于形态学和SLAF-seq技术对四川地区中华蜜蜂多样性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8年
6 马昌盛;噻虫嗪对中华蜜蜂归巢能力、传粉行为和效果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年
7 王俊杰;基于mtDNA序列的中华蜜蜂群体遗传结构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
8 刘红霞;中华蜜蜂消化道超微结构观察及水通道蛋白基因的表达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
9 叶坤婷;中华蜜蜂成年工蜂中肠乳酸菌的分离鉴定与菌群影响因素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10 胡景华;中华蜜蜂优质蜂王培育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146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2814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