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药用植物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群动态与群落特征研究
【学位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S435.67;S476
【部分图文】:
跳盲蝽 Halticus minutus、谷子小长蝽和锤胁跷蝽 Yemma signatus)。主要天敌有瓢虫类(龟纹瓢虫、异色瓢虫、七星瓢虫和黑背毛瓢虫 Soymnus(Neopullus)bahai)、草蛉类(中华通草蛉 Chrysoperla nipponensis)和蜘蛛类(三突伊氏蛛 Ebrechtella tricuspidata、鞍形花蟹蛛 Xysticus ephippiafus、黄褐新圆蛛 Neoscone doenitzi、跳蛛、蚁蛛、草间钻头蛛和拟水狼蛛 Pirata subpiraticus)。(1)蚜虫类种群数量动态分析金银花主要蚜虫为胡萝卜微管蚜和棉蚜。由图 1 可知,在调查前期,即 5 月 13 日以前,胡萝卜微管蚜大量发生,在 4 月 29 日和 5 月 7 日均达到最大值,为 350 头,成为优势种害虫。随着环境改变以及瓢虫类、蜘蛛类和草蛉类等天敌的出现,胡萝卜微管蚜数量减少。之后一直到 8 月初,几乎未发现蚜虫发生;8 月中旬、9 月以及 10 月中旬,棉蚜发生,但种群数量相对较少。天敌特别是蜘蛛类在 8 月至 9 月发生量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蚜虫种群数量的增加。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金银花尺蠖种群数量动态分析根据图 2 可以看出,金银花尺蠖幼虫于 5 月中旬开始发生,6 月 10 日第 1 次达到虫量高峰期,之后有所下降;在 7 月,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7 月 30 日达到第 2 次虫量高峰期;进入 8 月,虫量急剧下降,于 8 月 12 日降到低谷,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大多数幼虫在该时期化蛹,调查时不易发现;另一方面是因为蜘蛛类、捕食性蝽类、螳螂和绒螨等天敌数量增加,对种群数量起到显著的控制作用。8 月下旬至 9 月中旬,虫口数量变化较为平稳,在 9 月 2 日,达到第 3 次虫量高峰期;9 月 22 日至 9 月 29 日,虫口数量有较大幅度上升,并于 9 月 29 日达到第 4 次虫量高峰期,共 390 头;随后,其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图 3 金银花叶蜂幼虫种群数量动态Fig. 3 Population dynamics of Arge similes larvae(4)害蝽类种群数量动态分析金银花的害蝽种类较多,主要有稻棘缘蝽、茶翅蝽、二星蝽、斑须蝽、跳盲蝽和谷子小长蝽等。每种蝽类的发生量相对较少,但所有蝽类的总体数量可观,对金银花可造成一定的危害。由图 4 可以看出,害蝽类主要发生在 6 月中下旬至 9 月下旬,此时环境条件适宜,有利于其大量发生,并于 8 月 20 日达到最大数量值,为 76 头。其它时期发生量较少,甚至不发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沙舟;;舞毒蛾天敌考察组赴美考察[J];林业科学;1987年01期
2 卢美tb;孙琳;李存芝;孙丽仙;;麦田天敌对麦蚜控制作用的考察[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1987年01期
3 何志华,柴希民;马尾松毛虫寄生天敌种群数量周年消长的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1988年06期
4 罗生杰;综合防治松毛虫技术研究[J];林业科技通讯;1988年03期
5 徐福元,吴冬喜;间种油菜诱集天敌防治竹蚧的效果[J];林业科技通讯;1988年11期
6 白广京;淮北地区麦田天敌种类调查研究初报[J];安徽农业科学;1988年04期
7 朱海清,赵刚;槐尺蠖天敌——尺蠖凹眼姬蜂的初步研究[J];昆虫天敌;1988年03期
8 丁梦然;王恩荣;张梅;;国槐尺蠖生物防治的研究[J];北京园林;1989年01期
9 毛增华,阎惠,李兆芬;吉林省玉米螟天敌种类调查研究初报[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89年04期
10 汪世泽,刘领军;棉蚜天敌的效果评价[J];昆虫知识;198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李红;罗礼智;胡毅;康爱国;;主要天敌种类对苜蓿地草地螟种群的调控作用[A];植物保护与现代农业——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郑平;王福全;刘宝才;董梅;郑丽娇;郑朝荣;;农作物蚜虫及天敌种类浅谈[A];2004年辽宁农业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张建萍;鲁素玲;云红学;朱晓琼;;新疆甜菜害螨、天敌种类及发生规律的调查研究[A];走向21世纪的中国昆虫学——中国昆虫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4 肖铁光;王文艺;何建云;周围;;草坪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类消长动态调查[A];中国草学会草坪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及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彭萍;王晓庆;李品武;雷蕾;王之劲;林强;黄尚俊;;不同品种茶园害虫及天敌群落多样性研究[A];公共植保与绿色防控[C];2010年
6 田方文;王其武;;棉蚜天敌种类初步调查与分析[A];山东省棉花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13年
7 何佳春;胡阳;李波;赖凤香;傅强;;稻田飞虱主要天敌种类及发生动态的调查[A];2014年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8 王刚;;安阳市常见麦蚜发生规律初探[A];华中昆虫研究(第6卷)[C];2010年
9 王刚;朱磊;张霞;白雪莉;张萍;;安阳市麦蚜发生规律研究[A];河南省植物保护研究进展Ⅱ(上)[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修伟 实习生 王明阳;人工助迁天敌保护亚洲最大赤松栎林[N];大连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芦晓春;京津冀麦田天敌品种和数量“双升”[N];农民日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毕守东;害虫管理中优势种天敌的数量化评价[D];安徽农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少华;四种药用植物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群动态与群落特征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8年
2 杨真;云南省烟草蓟马种类及其天敌种类研究[D];云南农业大学;2016年
3 赵杰军;白蜡虫天敌种类及其优势种生物学特性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0年
本文编号:28212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2821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