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杂交种京科968抗螟机制研究及其抗性来源遗传分析
【学位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S435.13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亚洲玉米螟
1.1.1 亚洲玉米螟的生物学特性
1.1.2 亚洲玉米螟的防治方法
1.2 玉米抗虫性
1.2.1 营养物质
1.2.2 次生代谢物质
1.2.3 防御蛋白
1.2.4 细胞壁化学组分
1.3 玉米抗螟性鉴定
1.4 实验种群生命表及其在抗虫研究中的应用
1.5 京科968及其亲本
1.6 目的和意义
2 试验材料
2.1 供试玉米材料
2.2 供试虫源
3 试验方法
3.1 京科968及其亲本的田间抗螟性鉴定
3.1.1 试验处理
3.1.2 评价标准
3.2 利用生命表方法评价玉米品种京科968及其亲本的抗螟性
3.2.1 试验处理
3.2.2 数据处理及参数计算
3.3 京科968及其亲本的抗虫机制研究
3.3.1 不同玉米品种(系)营养物质含量测定
3.3.2 不同玉米品种(系)细胞壁主要成分含量测定
3.3.3 不同玉米品种(系)防御酶含量测定
3.3.4 不同玉米品种(系)苯并VA嗪酮类物质含量测定
4 结果与分析
4.1 京科968及其亲本的田间抗螟性
4.1.1 不同玉米品种(系)心叶期抗性水平
4.1.2 不同玉米品种(系)对一代亚洲玉米螟蛀茎的抗性比较
4.1.3 不同玉米品种(系)对二代亚洲玉米螟蛀茎的抗性比较
4.2 利用生命表方法评价玉米品种京科968及其亲本的抗螟性
4.2.1 取食不同玉米品种(系)心叶组织的亚洲玉米螟生长发育情况
4.2.2 取食不同玉米品种(系)花丝组织的亚洲玉米螟生长发育情况
4.2.3 取食不同玉米品种(系)果穗的亚洲玉米螟生长发育情况
4.3 京科968及其亲本的抗虫机制
4.3.1 不同玉米品种(系)营养物质含量测定
4.3.2 不同玉米品种(系)细胞壁主要成分含量
4.3.3 不同玉米品种(系)防御酶含量
4.3.4 不同玉米品种(系)苯并VA嗪酮类物质含量
5 讨论
5.1 田间抗螟性鉴定指标
5.2 利用生命表方法评价玉米品种京科968及其亲本的抗螟性
5.3 玉米品种(系)的营养物质含量与抗螟性的关系
5.4 玉米品种(系)细胞壁主要成分含量与抗螟性的关系
5.5 玉米品种(系)防御酶含量与抗螟性的关系
5.6 苯并VA嗪酮类物质含量与玉米抗螟性的关系
6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详细摘要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洪君;;玉米常见病虫害防治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9年01期
2 杨丽员;;德宏玉米主要病害的发生及防治[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3 张秀梅;;探讨玉米种子质量制约因素及提升建议[J];种子科技;2018年12期
4 董志;;玉米高效种植方法[J];农民致富之友;2018年24期
5 苗常青;;玉米倒伏原因与预防[J];农民致富之友;2018年21期
6 王金成;;探析农业种植玉米的增效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8年22期
7 王丽梅;赵士应;许浩;刘继敏;;玉米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要点[J];吉林农业;2017年23期
8 雷恩;环建华;王岳东;杨永兵;刘宝宏;卢丙越;刘艳红;袁继超;王璞;;云南玉米宜机械收获性能和机收质量研究与评价[J];农机化研究;2018年04期
9 刘奕彤;宋玉柱;马昕宇;郭思琪;冯江;王树文;;基于多光谱成像技术的玉米氮素营养诊断方法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8年02期
10 白焱龄;;影响玉米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及其控制策略[J];食品安全导刊;2017年3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长玲;;选育机收玉米品种的思考[A];2017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7年
2 吴传星;伍钧;杨刚;李艳;张倩;;重金属低积累玉米品种的筛选[A];第三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白淑湘;;玉米品种选择的依据及适时播种[A];“加入WTO和科学技术与吉林经济发展——机遇·挑战·责任”吉林省第二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2年
4 胡昌浩;;我国玉米品种更替产量提高过程中生理特性演进规律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5 丰光;景希强;李妍妍;曹祖波;黄长玲;;对选育环境反应迟钝型玉米品种的认识[A];2012年全国玉米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暨新品种展示观摩会论文及摘要集[C];2012年
6 李宗新;张秀清;刘开昌;张慧;刘霞;高旺盛;王庆成;;种植密度和方式对不同类型玉米品种根冠特性及产量的影响[A];中国作物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7 王空军;蒋高明;张吉旺;董树亭;胡昌浩;;我国玉米品种更替过程中产量的提高与光合作用的演变[A];全国植物光合作用、光生物学及其相关的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8 梁琼;谭可欣;侯明生;;对不同玉米品种(系)抗感玉米粗缩病与超氧化物歧酶和多酚氧化酶关系的研究[A];湖北省植物病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刘兴舟;张建;王五洲;陈瑞佶;付华;窦乐;李猛;;密度对玉米新品种皖玉708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A];第十五届全国玉米栽培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7年
10 谭静;刘帆;李自卫;番兴明;;玉米品种耐旱筛选与耐旱指标鉴定[A];2012年全国玉米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暨新品种展示观摩会论文及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宗禾;玉米种子备货把握三要点[N];山东科技报;2019年
2 李惠钰;玉米新品种成就“黄金产业”[N];科学时报;2011年
3 郑见;三维重建搭起玉米优质高产平台[N];科学时报;2011年
4 王择;又到玉米购种时 擦亮眼睛要注意[N];山西科技报;2019年
5 本报记者 闫勇;基因研究揭示玉米驯化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6 记者 索荣;今年新晋玉米国审品种超600个[N];农资导报;2018年
7 本报全媒体记者 郭俊娟;“中国好玉米”秋乐368优势明显[N];河南科技报;2017年
8 本报记者 张桂英 李志达;借用“市场之手”推动产业发展[N];黑龙江日报;2017年
9 记者 刘伟林;黑龙江玉米质量提升工程初见成效[N];农民日报;2018年
10 本报全媒体记者 郭俊娟;“联创808+联创825”开创玉米种植新时代[N];河南科技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左飒飒;白腐真菌降解玉米秸秆机理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9年
2 赵学观;玉米定向种带自动包装处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3 王蓉;用于玉米基因功能研究的黄瓜花叶病毒基因沉默载体的创建[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4 冯寒骞;玉米钾离子通道ZMK1的功能及分子调控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5 张东升;风沙半干旱区玉米/花生间作光能高效捕获和利用[D];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
6 郝文媛;基于组学技术评价转基因抗虫玉米的非预期效应[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年
7 颜识涵;碳纳米管促进玉米和水稻种子萌发生长的分子机制[D];武汉大学;2014年
8 刘双喜;基于色彩聚类的玉米种子纯度识别算法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8年
9 李长春;玉米品种及刈后放置时间对秸秆饲用价值的影响机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7年
10 张昆;气吸滚筒式玉米植质钵盘精密播种装置机理与参数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倩倩;玉米抗逆相关基因ZmSC1的功能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8年
2 刘洪辉;近红外光谱快速判定玉米种子品质与种类方法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8年
3 张丽芬;两个玉米自交系之间miRNA的比较分析[D];河南农业大学;2018年
4 韩潇;大豆与玉米生长和土壤施氮对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D];湖北大学;2018年
5 胡枫竹;基于近红外的氨/碱化玉米秸秆成分快速检测方法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8年
6 魏旭彤;玉米种子活力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8年
7 蒋芳芳;化控剂茎壮灵对玉米抗倒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8年
8 谭智湘;东北半干旱地区玉米膜下滴灌水肥耦合效应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8年
9 孙福萍;二九一农场德美亚3关键栽培技术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8年
10 周颖;黑龙江第一积温带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生育特性及成熟度比较[D];东北农业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320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2832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