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性农药氟丙菊酯的合成工艺与质量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4 12:58
   氟丙菊酯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新型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螨、杀虫剂。对多种植食性害蟥有良好的触杀和胃毒作用。可用于棉花、果树、大豆、玉米、蔬菜、茶叶、葡萄、柑橘、烟草等作物。其应用前景广阔,具有重要的开发与研究价值。本文的主要内容是研究了氟丙菊酯的合成工艺与质量控制。1.氟丙菊酯的合成工艺研究本研究通过2-甲氧基-5,5-二甲基-1,3,2-二氧磷杂环己烷(Neo-TPP)与(1R,4R,5S)-6,6-二甲基-4-羟基-3-氧杂双环(3.1.0)己-2-酮发生Wittig反应后,再与(S)-(3-苯氧基苯基)羊羟基乙腈发生酯化反应,从而得到(1R,3S,Z)-3-(3-叔丁氧基-3-氧代丙1-烯基)-2,2-二甲基环丙甲酸-(S)-氰基(3-苯氧基苯基)甲酯(Z-AMT),完成了碳骨架的构建。其中中间体2-甲氧基-5,5-二甲基-1,3,2-二氧磷杂环己烷(Neo-TPP)通过取代和Arbuzov两步反应得到。通过消去和酯化两步反应将(1R,3S,Z)-3-(3-叔丁氧基-3-氧代丙1-烯基)-2,2-二甲基环丙甲酸-(S)-氰基(3-苯氧基苯基)甲酯(Z-AMT)中的叔丁酯基转换成六氟异丙基,完成产品的合成,产品合成总收率达到了 39.6%。2.氟丙菊酯的质量控制研究我们通过红外、质谱、色谱、示差扫描热量法对所合成的氟丙菊酯产品进行质量研究。通过与标准品比对,全面分析了合成产品的各项数据,并确证其结构和纯度。质谱分析显示ESI-MS(负模式)图谱中显示了一个准分子离子峰m/z 540,为[M-H]-峰,与分子量相符,且各离解峰也符合氟丙菊酯的离解方式。红外光谱显示合成产品主要官能团和分子骨架的特征吸收谱带的数目、位置、相对强度和形状与标准品十分相似。DSC图谱显示83.4℃处呈现尖峰,与氟丙菊酯熔点相符。进一步,我们研究建立了一种氟丙菊酯异构体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PhenomeneX Hyperclone色谱柱,波长选为235nm,应用正己烷-四氢呋喃(体积比为98.5:1.5)作为流动相进行分离,可以很好地分离氟丙菊酯的三种异构体。该方法可以应用于氟丙菊酯原药中异构体含量的检测,改进对氟丙菊酯原药的质量控制。
【学位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Q450.6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氟丙菊酯的研究进展
    1 基本信息
    2 合成工艺
    3 毒理研究
    4 环境影响
    5 欧盟关于氟丙菊靡最大残留限董的规定
    6 食品中氟丙菊酯残留分析
    7 结语
第二章 氟丙菊酯的合成工艺研究
    1. 氟丙菊酯工艺路线简述
    2. 工艺流程图
    3. 原材料
    4. 合成反应中杂质名称及结构式
    5. 合成中试详细操作步骤
    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氟丙菊酯的质量控制研究
    1. 有效成分定性分析
    2. 有效成分定量分析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和专利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丽婷;王波;周围;刘倩倩;杨盛鑫;张雅珩;;超高效合相色谱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茶叶中联苯菊酯[J];分析化学;2015年07期

2 武晓玉;王荣;杨沛;谢华;马骏;贾正平;郭志强;;正相高效液相色谱大粒径手性固定相拆分普萘洛尔对映体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2011年08期

3 丁慧瑛;谢文;蒋晓英;李铂;黄雷芳;;凝胶渗透色谱-固相萃取净化测定茶叶中16种菊酯残留量[J];分析试验室;2009年S1期

4 沈崇钰;沈伟健;蒋原;徐锦忠;赵增运;陈惠兰;吴斌;;气相色谱-负化学源质谱联用法测定菊酯类农药[J];分析化学;2006年S1期

5 杨立荣,张兴,陈安良,周一万;超临界流体萃取三氟氯氰菊酯及甲氰菊酯残留条件研究[J];农药;2005年01期

6 王天桃,赵学忠;杀螨菊酯合成工艺的研究[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3年02期



本文编号:28406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28406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c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