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玉米斑病菌群体遗传结构、交配型与抗药性分析
【学位单位】:河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S435.131.4
【部分图文】:
图 2-1 48 株玉米大斑病菌的 UPGMA 聚类分析Fig. 2-1 UPGMA dendrogram of 48 Exserhilum turcicum isolates2.2.6 各群体间的遗传关系分析8 个地理群体遗传一致度和遗传距离见表 2-5。表 2-5 玉米大斑病菌群体间的遗传一致度和遗传距离Table2-5 Genetic distance and genetic identity among populations群体 平顶山 洛阳 南阳 安阳 焦作 新乡 三门峡 周口平顶山 **** 0.7356 0.8365 0.6285 0.6991 0.4959 0.5079 0.5026洛阳 0.3071 **** 0.7808 0.4316 0.6591 0.4202 0.6329 0.5714南阳 0.1785 0.2474 **** 0.7007 0.7890 0.5503 0.5812 0.5025安阳 0.4645 0.8402 0.3557 **** 0.7597 0.5060 0.4471 0.3980焦作 0.3579 0.4169 0.2370 0.2749 **** 0.6306 0.6140 0.5386新乡 0.7014 0.8670 0.5974 0.6813 0.4611 **** 0.6979 0.6763三门峡 0.6775 0.4574 0.5426 0.8049 0.4877 0.3597 **** 0.8532
构分析e 软件处理分析结果可以得到 K=2 时的 DeltaK南省玉米大斑病菌群体来自 2 个理论祖先亚群传结构图(图 2-3),从图中可以看出,河南、亚群Ⅱ所占比例分别为 54.48%和 45.52%。比例不同可将河南省玉米大斑病菌划分为 C1)和 C2(单个菌株中亚群Ⅱ占比 50%以上)2,C2 类群包括 22 个菌株。类群 C1 中 J2、49、41、74、J7、J24、72、78、J53、79、2群Ⅰ所占比例达到了 90%以上;类群 C2 中 、7、J55、J42、42、6、J41、J16、71、50、2比例达到了 90%以上。这些结果说明大多数菌2 个亚群菌株间遗传物质交流很少。
注:红色色块为亚群 I;绿色色块为亚群 IINote: Red represented subpopulation I; Green represented subpopulation II图 2-3 基于混合模型的河南省玉米大斑病菌群体遗传结构(K=2)Fig. 2-3 The genetic structure of E.turcicum population from Henan based on a mixed mode(K=2)2.2.8 主成分分析使用 Ntsys pc2.0 软件对 48 株玉米大斑病菌 SSR 标记的数据矩阵进行主成分分析,第 1 和第 2 主坐标的贡献率分别为 30.2%和 12.5%,进一步绘制第 1 和第 2 主坐标二维图(图 2-4),从图中可以看出,遗传相似系数为 1 的菌株重叠为一个点。UPGMA 聚类中类群Ⅰ的 38 个菌株聚在一起,类群Ⅱ的 10 个菌株聚在一起。以上结果可以看出主成分分析结果和 UPGMA 聚类分析结果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扬;章西;黄勃;;蝉棒束孢交配型基因的分析和检测[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5年06期
2 王冰;;球孢白僵菌菌株交配型分子鉴定[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4年01期
3 程水明;;香菇单核菌丝生长速度与交配型分布的关系[J];湖北农业科学;2007年05期
4 张敏,陈平;香菇交配型基因的分析与应用研究进展[J];辽宁农业科学;2005年03期
5 程水明;林范学;林芳灿;;蕈菌交配型因子偏分离现象的研究进展[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6 姚方杰,李玉;金顶侧耳交配型系统特性的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7 李莉云,刘国振,贾建航;担子菌交配型位点结构及交配型基因功能的研究进展[J];食用菌学报;1998年02期
8 朱杰华,张志铭,杨志辉;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A2交配型的研究进展[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9 王克荣,周而勋,陆家云;中国东部栗疫病菌的交配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10 朱明荣;;关于原原种交配型式与原种收茧量、原种卵量的关系试验(初报)[J];四川蚕业;198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娟;雪峰虫草子座人工培养及其交配型基因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
2 程水明;香菇交配型偏分离现象及其遗传基础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3 李安政;香菇交配型因子次级重组体及与交配型因子连锁的分子标记的鉴定[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4 袁聪颖;小麦条锈菌毒性基因和交配型基因的遗传分析[D];湖南大学;2017年
5 蔡悦;球孢白僵菌的繁殖与自然群体交配型关系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2年
6 Raoul Bruno NGUEKO;[D];浙江大学;2004年
7 胡健;中国辣椒疫霉的群体结构和遗传变异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8 徐江;基于全基因组的灵芝药用模式真菌创建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9 郑倩;禾谷镰刀菌MAT交配型位点基因在有性生殖和致病性中的不同功能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10 王建营;疫霉菌生殖生物学和遗传多样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鹏飞;河南省玉米斑病菌群体遗传结构、交配型与抗药性分析[D];河南科技大学;2019年
2 张蕊;蓖麻葡萄孢Amphobotrys ricini多样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8年
3 杨晓青;膨大弯颈霉基因组进化及交配型基因的初步研究[D];山西大学;2018年
4 赵康平;嗜热四膜虫基因组重注释及浮萍棘尾虫交配型基因鉴定[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5 魏静;蛹虫草交配型基因的克隆及其对子实体形成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6 李国福;新月弯孢菌(Curvularia lunata)交配型基因克隆分析及检测[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7 刘富梁;云南省八县稻瘟病菌育性研究和双交配型菌株确认[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8 蔡涛;蛹虫草无性孢子交配型基因类型的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0年
9 高扬;蝉棒束孢缺失有性子实体机理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5年
10 张磊;台湾虫草单次生子囊孢子菌株交配型基因的初步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813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2881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