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馆陶首次发现劳氏黏虫为害穗期夏玉米
发布时间:2021-02-23 04:49
2019年,在河北省馆陶县局部地块发现劳氏黏虫(Leucania loreyi Duponchel)为害穗期夏玉米,且虫量较高。杂草发生较轻的地块劳氏黏虫百穗虫量为4~28头,杂草发生严重地块为58~86头。吐丝授粉期至灌浆期田间幼虫数量动态调查结果显示,幼虫8月25日开始为害雌穗,高峰日为9月7日。通过幼虫调查和成虫诱测结果分析,该虫在当地不能越冬,8月下旬至9月上旬的为害主要是外地侵入种群所致。
【文章来源】:中国植保导刊. 2020,40(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2019年河北馆陶不同玉米品种上劳氏黏虫发生动态
2019年河北馆陶玉米田劳氏黏虫发生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陕西关中玉米田首次发现劳氏粘虫及其在局地危害性调查[J]. 仵均祥,宋梁栋,王太泉,张兴平,赵玉婉. 陕西农业科学. 2018(12)
[2]暴发性害虫玉米劳氏粘虫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J]. 胡久义,樊春艳,蒋兴华,李世民. 河南农业. 2007(09)
[3]劳氏粘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危害规律研究[J]. 郭松景,李世民,马林平,卓喜牛. 河南农业科学. 2003(09)
[4]几种粘虫的鉴别[J]. 陈永林. 昆虫学报. 1963(01)
[5]劳氏粘虫的初步研究[J]. 吴荣宗. 昆虫学报. 1962(02)
本文编号:3047043
【文章来源】:中国植保导刊. 2020,40(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2019年河北馆陶不同玉米品种上劳氏黏虫发生动态
2019年河北馆陶玉米田劳氏黏虫发生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陕西关中玉米田首次发现劳氏粘虫及其在局地危害性调查[J]. 仵均祥,宋梁栋,王太泉,张兴平,赵玉婉. 陕西农业科学. 2018(12)
[2]暴发性害虫玉米劳氏粘虫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J]. 胡久义,樊春艳,蒋兴华,李世民. 河南农业. 2007(09)
[3]劳氏粘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危害规律研究[J]. 郭松景,李世民,马林平,卓喜牛. 河南农业科学. 2003(09)
[4]几种粘虫的鉴别[J]. 陈永林. 昆虫学报. 1963(01)
[5]劳氏粘虫的初步研究[J]. 吴荣宗. 昆虫学报. 1962(02)
本文编号:30470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047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