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厌氧消毒(ASD)改良土壤及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控作用

发布时间:2021-04-10 00:27
  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作为世界蔬菜产量最高的种类之一,果实营养丰富,有着菜中之果的美誉,也是我国农业生产中主要栽培蔬菜种类之一。但由于目前作物集约化和单一化种植所造成的连作障碍、土传病害爆发及土壤退化等问题日趋严重。青枯病是由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毁灭性土传病害,严重制约了番茄的可持续生产。本论文通过盆栽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研究不同温度(25℃、30℃、35℃)、不同碳源(米糠、麦麸、茶籽麸、秸秆)条件下土壤厌氧消毒(anaerobic soil disinfestation,ASD)对土壤理化特性、微生物群落结构、青枯病防控及番茄生长的影响,以期为探索高效、环保的青枯病防治方法提供理论基础及实践指导。研究结果如下:(1)与对照相比,以米糠作为碳源的3种不同温度(25℃、30℃、35℃)ASD处理,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效果均达100%,同时大幅度增加番茄株高、鲜重和茎粗等生长指标,且温度越高促进越明显;ASD能显著提高土壤pH(增幅为0.751.07),且随温度增加提高幅度越大;ASD处理能显著降低土壤E... 

【文章来源】: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土壤厌氧消毒(ASD)改良土壤及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控作用


PCR扩增产物凝胶电泳图

青枯菌,挥发物,厌氧,土壤


.10.844±0.018d1.354±0.032b28.36±0.19a74.14±5.37e68.93±4b.11.200±0.026a1.467±0.025a28.84±0.12a199.78±3.34a68.00±2b.01.062±0.021b1.406±0.019ab28.94±0.16a118.16±1.04b81.87±4a.21.000±0.010c1.351±0.009b28.71±0.18a91.38±1.04c75.80±1ab ASD 挥发性物质对青枯菌的抑菌作用实验(图 9)检验了厌氧消毒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对青枯菌所示。添加碳源物质的厌氧消毒处理组 DRB、DWB、DT制率达 90%以上,且显著高于 CK 和 D 处理组。仅厌氧消0%左右,而 CK 的仅 8.3%,二者无显著差异。CK DDRB

曲线,曲线,处理组,总量


CK D DRB DWB DTB DRS02000400060008000OTU总量处理bbc图 12 不同厌氧消毒组间 OUT 总量通过绘制稀释曲线(rarefaction curve)来评价测序量是否足以覆盖所有类群,接反映样品中物种的丰富程度。如图 13 所示,随着横坐标 tags 数量增长,DWB 和 DRS 处理组的曲线先趋于平稳,且 OUT 数值约为 6000,而 CK、D 和 D理组 OUT 总数约为 10000。说明后 3 个处理组丰富度大于前 3 者。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水分胁迫对番茄叶片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J]. 张婷华,杨再强,李永秀,朱凯,彭晓丹,赵翔.  灌溉排水学报. 2013(06)
[2]三七根腐病病株和健株根域土壤微生态研究[J]. 寻路路,赵宏光,梁宗锁,韦美膛,刘峰华,韩蕊莲.  西北农业学报. 2013(11)
[3]强还原方法对退化设施蔬菜地土壤的修复[J]. 朱同彬,孟天竹,张金波,蔡祖聪.  应用生态学报. 2013(09)
[4]大棚辣椒连作土壤养分和离子变化与酸化的关系[J]. 刘来,孙锦,郭世荣,黄保健,郭红伟,李恋卿.  中国农学通报. 2013(16)
[5]马铃薯连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影响[J]. 杜茜,马琨.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3(05)
[6]淹水改良土壤性状及对辣椒疫病的防效研究[J]. 王光飞,马艳,常志州,周淑霞,徐跃定,张建英.  水土保持学报. 2013(02)
[7]烟草青枯病研究进展[J]. 周训军,王静,杨玉文,赵廷昌,高必达.  微生物学通报. 2012(10)
[8]旱地马铃薯连作对土壤养分的影响[J]. 胡宇,郭天文,张绪成.  安徽农业科学. 2009(12)
[9]施用秸秆对淹水土壤镉、铜溶出的影响[J]. 单玉华,李昌贵,陈晨,王小治,封克.  生态学杂志. 2008(08)
[10]化感水稻苗期不同器官水浸提液及根系分泌物对稗草的化感作用[J]. 何海斌,王海斌,陈祥旭,林文雄,贾小丽,方长旬,甘邱锋,倪尼娜,吴文祥.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7(02)

硕士论文
[1]秸秆养分释放规律及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D]. 戴志刚.华中农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1285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1285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d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