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子农田除草剂的防效及安全性评价

发布时间:2021-04-22 05:02
  糜子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栽培作物。在糜子生产中,杂草是影响糜子生长发育和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人工除草费工费时且不利于机械化生产,而现有的除草剂品种极少在糜子上登记。本试验选取生产上在禾谷类作物上常用的4种除草剂,每个除草剂设4个施药剂量,探讨不同除草剂处理对糜子农田杂草的防除效果,以及对糜子抽穗后植株干物质积累、功能叶片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同时对喷施除草剂后糜子穗和农田土壤残留进行了测定,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喷施除草剂能有效防除糜子田杂草,但防除效果有差异。除草剂二甲戊灵各施药剂量及单嘧磺隆施药量为1.5 kg/hm2时杂草防除效果差,施药后30 d除草剂鲜重防效均不同程度下降,最低降至6.3%。除草剂唑草·苯磺隆各施药剂量杂草防除效果不佳,施药后15 d鲜重防效较低,之后呈上升趋势但随后又呈现下降趋势。除草剂单嘧磺隆施药剂量为1.8 kg/hm2、2.1 kg/hm2、2.4 kg/hm2时和苯·唑·2甲钠各施药剂量的杂草防除效果最好,鲜重防效于糜子全生育期较高,大部分时期各处理鲜重防效接近甚至达到100%。(2)除草剂处理下糜子顶三叶、其余叶、茎秆、叶鞘干物质...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农田杂草危害现状
    1.2 除草剂在作物生产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1.2.1 除草剂的作用机理
        1.2.2 除草剂的发展概况
        1.2.3 除草剂的应用研究进展
    1.3 糜子田除草剂的应用研究进展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创新点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设计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1 杂草鲜重防效调查
        2.4.2 干物质积累
        2.4.3 叶绿素测定
        2.4.4 叶面积测定
        2.4.5 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
        2.4.6 除草剂残留检测
    2.5 数据处理
第三章 除草剂对糜子农田杂草鲜重防效的影响
    3.1 除草剂对糜子农田杂草鲜重防效的影响
    3.2 小结
第四章 除草剂对糜子植株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4.1 除草剂对糜子顶三叶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4.2 除草剂对糜子植株叶片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4.3 除草剂对糜子植株茎秆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4.4 除草剂对糜子植株叶鞘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4.5 除草剂对糜子穗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4.6 除草剂对糜子植株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4.7 小结
第五章 除草剂对糜子功能叶片光合性能的影响
    5.1 除草剂对糜子功能叶片叶绿素的影响
        5.1.1 除草剂对糜子旗叶叶绿素的影响
        5.1.2 除草剂对糜子倒二叶叶绿素的影响
        5.1.3 除草剂对糜子倒三叶叶绿素的影响
    5.2 除草剂对糜子植株叶面积的影响
        5.2.1 除草剂对糜子旗叶叶面积的影响
        5.2.2 除草剂对糜子倒二叶叶面积的影响
        5.2.3 除草剂对糜子倒三叶叶面积的影响
        5.2.4 除草剂对糜子单株绿叶叶面积的影响
    5.3 小结
第六章 除草剂对糜子千粒重及产量的影响及其施用后除草剂残留分析
    6.1 除草剂对糜子千粒重及产量的影响
        6.1.1 除草剂对糜子千粒重的影响
        6.1.2 除草剂对糜子产量的影响
    6.2 糜子穗及农田土壤残留检测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1.1 除草剂对糜子田杂草鲜重防效的影响
        7.1.2 除草剂对糜子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7.1.3 除草剂对糜子功能叶片光合性能的影响
        7.1.4 除草剂对糜子产量的影响
        7.1.5 糜子穗及糜子田土壤中除草剂的残留特性
    7.2 讨论
        7.2.1 除草剂对农田杂草鲜重防效的影响
        7.2.2 除草剂对作物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7.2.3 除草剂对作物功能叶片光合性能的影响
        7.2.4 除草剂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7.2.5 除草剂对作物安全性的影响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1532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1532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2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