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米南方锈病初侵染源的多源性
发布时间:2021-04-24 22:58
由多堆柄锈菌Puccinia polysora Underw.引致的玉米南方锈病是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重要病害,在温带地区也时常发生。玉米南方锈病在中国20个省份有发生记载,已成为黄淮海夏玉米区突发性、爆发性、生产危害性极大的病害。掌握病害发生规律是病害防控的基础,中国玉米南方锈病初侵染源来源及其传播规律一直未有明确答案。本研究通过对多堆柄锈菌夏孢子生物学特性的研究、11省份病菌不同地理种群遗传相关性解析以及病害突发性与热带气旋活动相关性分析,证明中国各地域发生的玉米南方锈病初侵染源具有不同的来源,来自中国台湾的病菌引起黄淮海夏玉米区、辽宁以及福建、浙江地区的南方锈病,也是广东春季南方锈病的菌源地;来自菲律宾的病菌引起广东、广西及海南的南方锈病;来自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病菌引起云南、贵州的南方锈病。云南、贵州等西南地区的南方锈病初侵染源由西南季风传播,其他地区的初侵染源主要由不定期形成的西太平洋热带气旋所携带。
【文章来源】:玉米科学. 2020,28(0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夏孢子萌发温度测定
1.2 离体病菌夏孢子存活力和田间冬孢子检测
1.3 田间病菌捕捉
1.4 遗传多样性分析用夏孢子收集
1.5 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
1.6 热带气旋活动对南方锈病发生的影响
1.7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多堆柄锈菌夏孢子萌发力与存活能力
2.2 多堆柄锈菌群体遗传变异与地域的关联性
2.3多堆柄锈菌夏孢子田间监测与热带气旋活动
2.4 7~10月热带气旋活动路径对南方锈病发生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豫东平原夏玉米病虫害综合化学防控技术研究[J]. 赵志宏,王建设,李伟华,田伟,皇甫自起,张慎举. 农学学报. 2019(05)
[2]我国玉米病虫害发生现状、趋势与防控对策[J]. 王振营,王晓鸣. 植物保护. 2019(01)
[3]基于MODIS数据的黄淮海夏玉米高温风险空间分布[J]. 刘哲,汪雪滢,刘帝佑,昝糈莉,赵祖亮,李绍明,张晓东. 农业工程学报. 2018(09)
[4]2017年我国小麦条锈病流行特点及重发原因分析[J]. 黄冲,姜玉英,李佩玲,彭红,崔彦,杨俊杰,谢飞舟. 植物保护. 2018(02)
[5]基于ISSR-PCR对山东玉米多堆柄锈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及其初侵染菌源的推测[J]. 鄢洪海,王琰,张茹琴,夏淑春,王志奎,宋希云. 菌物学报. 2018(02)
[6]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对黄淮海夏玉米区主要叶斑病的防治效果[J]. 郭宁,马井玉,张海剑,石洁,李坡,孙华. 植物保护. 2017(04)
[7]玉米种质创新——进展与展望[J]. 黎裕,王天宇. 玉米科学. 2017(03)
[8]鲜食玉米南方锈病发生动态及药剂防控[J]. 田耀加,赵守光,张晶,黄亮华,王秋燕,陈红弟. 植物保护. 2016(06)
[9]2015年我国玉米南方锈病重发特点和原因分析[J]. 刘杰,姜玉英,曾娟,纪国强,刘莉,邱坤,徐永伟. 中国植保导刊. 2016(05)
[10]小麦条锈菌致病性及其变异研究进展[J]. 康振生,王晓杰,赵杰,汤春蕾,黄丽丽. 中国农业科学. 2015(17)
本文编号:3158217
【文章来源】:玉米科学. 2020,28(0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夏孢子萌发温度测定
1.2 离体病菌夏孢子存活力和田间冬孢子检测
1.3 田间病菌捕捉
1.4 遗传多样性分析用夏孢子收集
1.5 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
1.6 热带气旋活动对南方锈病发生的影响
1.7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多堆柄锈菌夏孢子萌发力与存活能力
2.2 多堆柄锈菌群体遗传变异与地域的关联性
2.3多堆柄锈菌夏孢子田间监测与热带气旋活动
2.4 7~10月热带气旋活动路径对南方锈病发生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豫东平原夏玉米病虫害综合化学防控技术研究[J]. 赵志宏,王建设,李伟华,田伟,皇甫自起,张慎举. 农学学报. 2019(05)
[2]我国玉米病虫害发生现状、趋势与防控对策[J]. 王振营,王晓鸣. 植物保护. 2019(01)
[3]基于MODIS数据的黄淮海夏玉米高温风险空间分布[J]. 刘哲,汪雪滢,刘帝佑,昝糈莉,赵祖亮,李绍明,张晓东. 农业工程学报. 2018(09)
[4]2017年我国小麦条锈病流行特点及重发原因分析[J]. 黄冲,姜玉英,李佩玲,彭红,崔彦,杨俊杰,谢飞舟. 植物保护. 2018(02)
[5]基于ISSR-PCR对山东玉米多堆柄锈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及其初侵染菌源的推测[J]. 鄢洪海,王琰,张茹琴,夏淑春,王志奎,宋希云. 菌物学报. 2018(02)
[6]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对黄淮海夏玉米区主要叶斑病的防治效果[J]. 郭宁,马井玉,张海剑,石洁,李坡,孙华. 植物保护. 2017(04)
[7]玉米种质创新——进展与展望[J]. 黎裕,王天宇. 玉米科学. 2017(03)
[8]鲜食玉米南方锈病发生动态及药剂防控[J]. 田耀加,赵守光,张晶,黄亮华,王秋燕,陈红弟. 植物保护. 2016(06)
[9]2015年我国玉米南方锈病重发特点和原因分析[J]. 刘杰,姜玉英,曾娟,纪国强,刘莉,邱坤,徐永伟. 中国植保导刊. 2016(05)
[10]小麦条锈菌致病性及其变异研究进展[J]. 康振生,王晓杰,赵杰,汤春蕾,黄丽丽. 中国农业科学. 2015(17)
本文编号:31582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158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