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虫茶昆虫弓须亥夜蛾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趋光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06 02:44
  为了解产虫茶昆虫弓须亥夜蛾(Hydrillodes repugnalis)生物学特性及趋光性,提高其产量,通过引诱野生成虫并关闭网箱进行养殖,定期观察成虫、幼虫和蛹的发育历程和生活习性,并利用光行为学方法研究了单色光波和变频光波对成虫趋光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广西,弓须亥夜蛾一年3代,以大龄幼虫在食料上越冬,次年3月中旬化蛹,4月下旬羽化,羽化后2~3 d交配,5~7 d产卵。第一代生长历程约为64 d,第二代约为72 d,第三代约为205 d;各世代均以幼虫期最长,成虫期最短;世代重叠,各代虫态不整齐。白天成虫潜伏在食料间或阴暗处,夜晚8:00—9:00活动,交尾于夜晚进行。卵产于表层食料上,散生;幼虫畏强光,有假死性,喜取食钩藤叶、南酸枣叶等,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活动活跃。成虫的趋光率在340~420 nm波长处较高,性别和波长对趋光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雌成虫在波长360、390 nm及变频波长350~369 nm时趋光率较高;雄成虫则在波长360、420 nm及变频波长350~369 nm趋光率较高。由此可知,弓须亥夜蛾成虫具有较强的趋光性,集中在波长350~369 nm。 

【文章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2020,59(17)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与供试材料
    1.2 方法
        1.2.1 发育历程和生活习性
        1.2.2 成虫的趋光反应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活史
        2.1.1 生长世代
        2.1.2 成虫寿命
        2.1.3 幼虫生长历程
    2.2 生活习性
    2.3 光谱波长对雌、雄成虫趋光特性的影响
3 小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HPLC法测定化香虫茶中没食子酸和鞣花酸的含量[J]. 周丹水,张礼行,廖玮涛,倪维鞠,郭聪颖,龙俊,龙勇江,曾宇.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2019(03)
[2]不同波长诱虫灯对思茅松毛虫监测研究[J]. 张娟,张贵,王双,徐海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8(06)
[3]MTT法检测灰直纹螟-青钱柳虫茶对肿瘤细胞体外增殖抑制作用[J]. 曾昭华,杨茂发,杨再华.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8(02)
[4]米仓织蛾—豹皮樟虫茶主要营养成分分析[J]. 王芳,向丽萍,刘健锋,周绍均,杨茂发.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7(10)
[5]植物提取物鞣花酸的药理作用及制剂研究进展[J]. 范高福,胥振国,刘修树,蔡玉华,汤洁.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6(12)
[6]贵州虫茶资源及其利用的现状调查[J]. 刘健锋,杨茂发,胡吉凤,尚小丽,宋琼章,李斌,桑维钧.  贵州农业科学. 2015(02)
[7]化香虫茶总黄酮对CCl4诱导小鼠肝损伤的预防效果[J]. 王睿,孙鹏.  食品工业科技. 2015(11)
[8]光谱和光强度对西花蓟马雌虫趋光行为的影响[J]. 范凡,任红敏,吕利华,张莉萍,魏国树.  生态学报. 2012(06)
[9]一种新的产虫茶昆虫——紫斑谷螟的生物学特性研究[J]. 尚小丽,杨茂发,黄丽,苟光前.  应用昆虫学报. 2011(03)
[10]没食子酸体外抗氧化作用研究[J]. 谢晓艳,刘洪涛,张吉,李秀英,李文明,于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1(03)

硕士论文
[1]光波与光强对几种重要农业害虫趋光率的影响[D]. 杨洪璋.湖南农业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1710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1710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5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