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烟色棒束孢cDNA文库的构建及与小菜蛾Serpin基因的互作因子筛选
发布时间:2021-05-10 15:24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是十字花科蔬菜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因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性化学杀虫剂,小菜蛾对常用的许多杀虫剂产生了较强的抗药性。玫烟色棒束孢Isaria fumosorosea作为一类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可有效地控制小菜蛾种群数量的增长。有研究表明玫烟色棒束孢分泌的类枯草杆菌丝氨酸蛋白酶、丝氨酸类胰蛋白酶、几丁质酶、抗菌肽类等蛋白酶参与了菌体对宿主的侵染;感染玫烟色棒束孢后,小菜蛾体内Serpins基因的表达量明显上调;这表明玫烟色棒束孢在侵染小菜蛾的过程中存在着致病基因与受体基因间的识别、免疫互作关系。本论文通过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构建由小菜蛾诱导的玫烟色棒束孢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以小菜蛾Serpin基因编码的蛋白为诱饵,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以期从cDNA文库中筛选出与诱饵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及其相对应的功能基因,明确玫烟色棒束孢与小菜蛾间的互作关系。(1)玫烟色棒束孢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与检测以小菜蛾为诱导物、培养玫烟色棒束孢菌丝一定时间后,抽滤菌丝并提取菌丝的总RNA,根据Clontech公司的Make Your Own“Mate&Pla...
【文章来源】: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玫烟色棒束孢的研究现状
1.1.1 玫烟色棒束孢的生物学特性
1.1.2 玫烟色棒束孢对寄主的侵染过程
1.1.3 玫烟色棒束孢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1.1.4 玫烟色棒束孢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1.2 小菜蛾的抗性机理研究
1.2.1 小菜蛾的抗药性机理研究
1.2.2 小菜蛾的免疫机制研究
1.3 Serpins的研究现状
1.3.1 Serpins的结构及作用机制
1.3.2 Serpins在昆虫免疫中的作用及研究
1.4 酵母双杂交的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玫烟色棒束孢酵母双杂交c DNA文库的构建与检测
2.1 材料和方法
2.1.1 主要仪器、设备
2.1.2 实验材料与试剂
2.1.3 玫烟色棒束孢菌丝总RNA的提取
2.1.4 c DNA第一条链的合成
2.1.5 双链c DNA的合成与纯化
2.1.6 双链c DNA与载体的同源重组及转化
2.1.7 收获克隆
2.1.8 文库质量鉴定
2.2 结果
2.2.1 玫烟色棒束孢菌丝总RNA的制备
2.2.2 ds cDNA的制备
2.2.3 cDNA文库的制备
2.2.4 cDNA文库的检测
2.3 讨论
3 诱饵质粒p GBK T7-Serpin的构建及其自激活效应和毒性检测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主要仪器、设备
3.1.2 实验材料与试剂
3.1.3 诱饵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3.1.4 诱饵质粒的自激活效应与毒性检测
3.2 结果
3.2.1 诱饵质粒p GBK T7- Serpin的构建与鉴定
3.2.2 诱饵质粒p GBK T7-Serpin的自激活效应检测
3.2.3 诱饵质粒p GBK T7-Serpin的毒性检测
3.3 讨论
4 c DNA文库中与Serpin基因表达蛋白的互作蛋白筛选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主要仪器、设备
4.1.2 实验材料与试剂
4.1.3 用p GBK T7-Serpin诱饵菌株从酵母双杂交c DNA文库中筛选互作蛋白
4.2 结果
4.2.1 杂交二倍体形态检测
4.2.2 杂交效率检测
4.2.3 所筛二倍体菌落数计算
4.2.4 酵母双杂交阳性菌落的筛选
4.2.5 酵母双杂交阳性菌落的鉴定
4.3 讨论
5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6 进一步研究设想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重要昆虫病原真菌玫烟色棒束孢的研究进展[J]. 王成,陈万浩,韩燕峰. 贵州农业科学. 2016(10)
[2]玫烟色棒束孢诱导的小菜蛾免疫响应表达谱分析[J]. 雷妍圆,何余容,谢梅琼,吕利华,顾家睿. 昆虫学报. 2016(09)
[3]昆虫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J]. 杨伟克,董占鹏,陈安利,廖鹏飞. 现代农业科技. 2014(08)
[4]酵母双杂交技术及应用的研究进展[J]. 郑立双,李向楠,孙城涛,刘红羽,刘勋,贺明,吕文发. 中国畜牧兽医. 2013(09)
[5]玫烟色棒束孢研究进展[J]. 梁丽,田晶,马瑞燕.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4)
[6]玫烟色棒束孢侵染对小菜蛾幼虫体内不同酶活的影响[J]. 王宏民,张奂,郝赤,张仙红. 菌物学报. 2013(02)
[7]昆虫天然免疫反应研究前沿[J]. 初源,周帆,张明明,安春菊. 应用昆虫学报. 2013(02)
[8]酵母双杂交筛选与GsCBRLK相互作用的蛋白质[J]. 杨姗姗,孙晓丽,于洋,才华,纪巍,柏锡,朱延明. 遗传. 2013(03)
[9]蝉拟青霉侵染小菜蛾幼虫SSH文库的构建及免疫相关基因分析[J]. 党向利,陈官菊,厉晓腊,刘又高,金轶伟,易辉玉,吕要斌,柴一秋.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2(01)
[10]鸡胚成纤维细胞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及鉴定[J]. 段志强,王郁杨,朱艳梅,开妍,胡顺林,王晓泉,刘秀梵.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02)
博士论文
[1]Serpin-5对家蚕免疫系统的调控作用研究[D]. 李君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2]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机制及溴氰虫酰胺对小菜蛾生物学特性的影响[D]. 刘霞.山东农业大学 2016
[3]玫烟色棒束孢生物学特性及对烟粉虱致病作用研究[D]. 田晶.山西农业大学 2014
[4]家蚕蛋白酶抑制剂抵御昆虫致病性真菌入侵的分子机理研究[D]. 李游山.西南大学 2013
[5]玫烟色棒束孢毒力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及球孢白僵菌高毒力重组菌株的获得[D]. 汤强.安徽农业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玫烟色棒束孢对烟粉虱的侵染及对生殖的影响[D]. 高天妮.华南农业大学 2016
[2]玫烟色棒束孢Pf9606抗逆性及对黄瓜生理生化的研究[D]. 李亚芳.山西农业大学 2014
[3]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家蚕BR-C转录因子的相互作用蛋白[D]. 王永虎.西南大学 2013
[4]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风险评估及分子机理[D]. 宫维.山东农业大学 2013
[5]家蚕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pin5多克隆抗体制备及组织表达分析[D]. 李国胜.苏州大学 2013
[6]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CITED1相互作用蛋白[D]. 林振.南方医科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179599
【文章来源】: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玫烟色棒束孢的研究现状
1.1.1 玫烟色棒束孢的生物学特性
1.1.2 玫烟色棒束孢对寄主的侵染过程
1.1.3 玫烟色棒束孢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1.1.4 玫烟色棒束孢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1.2 小菜蛾的抗性机理研究
1.2.1 小菜蛾的抗药性机理研究
1.2.2 小菜蛾的免疫机制研究
1.3 Serpins的研究现状
1.3.1 Serpins的结构及作用机制
1.3.2 Serpins在昆虫免疫中的作用及研究
1.4 酵母双杂交的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玫烟色棒束孢酵母双杂交c DNA文库的构建与检测
2.1 材料和方法
2.1.1 主要仪器、设备
2.1.2 实验材料与试剂
2.1.3 玫烟色棒束孢菌丝总RNA的提取
2.1.4 c DNA第一条链的合成
2.1.5 双链c DNA的合成与纯化
2.1.6 双链c DNA与载体的同源重组及转化
2.1.7 收获克隆
2.1.8 文库质量鉴定
2.2 结果
2.2.1 玫烟色棒束孢菌丝总RNA的制备
2.2.2 ds cDNA的制备
2.2.3 cDNA文库的制备
2.2.4 cDNA文库的检测
2.3 讨论
3 诱饵质粒p GBK T7-Serpin的构建及其自激活效应和毒性检测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主要仪器、设备
3.1.2 实验材料与试剂
3.1.3 诱饵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3.1.4 诱饵质粒的自激活效应与毒性检测
3.2 结果
3.2.1 诱饵质粒p GBK T7- Serpin的构建与鉴定
3.2.2 诱饵质粒p GBK T7-Serpin的自激活效应检测
3.2.3 诱饵质粒p GBK T7-Serpin的毒性检测
3.3 讨论
4 c DNA文库中与Serpin基因表达蛋白的互作蛋白筛选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主要仪器、设备
4.1.2 实验材料与试剂
4.1.3 用p GBK T7-Serpin诱饵菌株从酵母双杂交c DNA文库中筛选互作蛋白
4.2 结果
4.2.1 杂交二倍体形态检测
4.2.2 杂交效率检测
4.2.3 所筛二倍体菌落数计算
4.2.4 酵母双杂交阳性菌落的筛选
4.2.5 酵母双杂交阳性菌落的鉴定
4.3 讨论
5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6 进一步研究设想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重要昆虫病原真菌玫烟色棒束孢的研究进展[J]. 王成,陈万浩,韩燕峰. 贵州农业科学. 2016(10)
[2]玫烟色棒束孢诱导的小菜蛾免疫响应表达谱分析[J]. 雷妍圆,何余容,谢梅琼,吕利华,顾家睿. 昆虫学报. 2016(09)
[3]昆虫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J]. 杨伟克,董占鹏,陈安利,廖鹏飞. 现代农业科技. 2014(08)
[4]酵母双杂交技术及应用的研究进展[J]. 郑立双,李向楠,孙城涛,刘红羽,刘勋,贺明,吕文发. 中国畜牧兽医. 2013(09)
[5]玫烟色棒束孢研究进展[J]. 梁丽,田晶,马瑞燕.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4)
[6]玫烟色棒束孢侵染对小菜蛾幼虫体内不同酶活的影响[J]. 王宏民,张奂,郝赤,张仙红. 菌物学报. 2013(02)
[7]昆虫天然免疫反应研究前沿[J]. 初源,周帆,张明明,安春菊. 应用昆虫学报. 2013(02)
[8]酵母双杂交筛选与GsCBRLK相互作用的蛋白质[J]. 杨姗姗,孙晓丽,于洋,才华,纪巍,柏锡,朱延明. 遗传. 2013(03)
[9]蝉拟青霉侵染小菜蛾幼虫SSH文库的构建及免疫相关基因分析[J]. 党向利,陈官菊,厉晓腊,刘又高,金轶伟,易辉玉,吕要斌,柴一秋.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2(01)
[10]鸡胚成纤维细胞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及鉴定[J]. 段志强,王郁杨,朱艳梅,开妍,胡顺林,王晓泉,刘秀梵.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02)
博士论文
[1]Serpin-5对家蚕免疫系统的调控作用研究[D]. 李君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2]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机制及溴氰虫酰胺对小菜蛾生物学特性的影响[D]. 刘霞.山东农业大学 2016
[3]玫烟色棒束孢生物学特性及对烟粉虱致病作用研究[D]. 田晶.山西农业大学 2014
[4]家蚕蛋白酶抑制剂抵御昆虫致病性真菌入侵的分子机理研究[D]. 李游山.西南大学 2013
[5]玫烟色棒束孢毒力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及球孢白僵菌高毒力重组菌株的获得[D]. 汤强.安徽农业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玫烟色棒束孢对烟粉虱的侵染及对生殖的影响[D]. 高天妮.华南农业大学 2016
[2]玫烟色棒束孢Pf9606抗逆性及对黄瓜生理生化的研究[D]. 李亚芳.山西农业大学 2014
[3]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家蚕BR-C转录因子的相互作用蛋白[D]. 王永虎.西南大学 2013
[4]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风险评估及分子机理[D]. 宫维.山东农业大学 2013
[5]家蚕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pin5多克隆抗体制备及组织表达分析[D]. 李国胜.苏州大学 2013
[6]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CITED1相互作用蛋白[D]. 林振.南方医科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1795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17959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