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河自然保护区死亡扭角羚的细菌学调查
发布时间:2021-05-19 15:19
扭角羚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自20142016年以来,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出现扭角羚持续发生死亡的病例,死亡原因一直不明,由于保护区担心其死亡具有传染性,影响整个保护区的扭角羚的种群数量,甚至影响到其伴生动物如大熊猫、金丝猴的种群安全,特进行本研究,以期判明是否由于某些致病性细菌引起的死亡。20142016年共采集到唐家河自然保护区不同时期死亡的31头野生扭角羚158份内脏组织及器官,其中2014年采集得到15头死亡扭角羚64份内脏组织及器官,2015年总共接受送检11头死亡扭角羚69份内脏组织及器官,2016年采集送检了5头死亡扭角羚25份内脏组织及器官。通过常规培养、厌氧培养、选择培养等方法,来分离观察是否有目的菌及致病菌,再通过生化鉴定、16S rDNA序列测定鉴定分离菌。选择据有文献报道过的有致病性的细菌进行致病性试验,获得致病力较强的细菌,再通过药敏试验结果给予临床一定的指导意义,给野生扭角羚的疾病防治提供数据支持。本研究对2014年至2016年唐家河自然保护区送检的31头死亡扭角羚158份组织样本进行细菌学鉴定,分离得到包括以...
【文章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扭角羚的基本情况
1.1 扭角羚的简介
1.2 扭角羚的分布
1.3 扭角羚的重要性
2 扭角羚的外形及生活习性
2.1 扭角羚的外形特征
2.2 扭角羚的生活习性
3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内扭角羚的概况
3.1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3.2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内扭角羚的分布及迁移情况
4 研究现状
第二章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死亡扭角羚样品的细菌学分析
1 材料
1.1 样本来源
1.2 试剂
1.3 实验器材
2 方法
2.1 培养基的制备
2.2 样本的细菌常规分离培养
2.3 细菌选择培养
2.4 细菌的纯化培养
2.5 细菌的涂片染色镜检
2.6 细菌的生化实验
2.7 细菌的分子分类鉴定
2.8 小鼠致病性试验
2.9 药敏试验
3 结果
3.1 2014年死亡扭角羚的实验结果
3.2 2015年死亡扭角羚的实验结果
3.3 2016年死亡扭角羚的实验结果
3.4 总结
第三章 讨论与结论
1 该研究的限制性因素
2 致扭角羚死亡的环境因素
3 致扭角羚死亡的细菌学因素
4 扭角羚患病与其伴生动物疾病之间关系
5 扭角羚与当地放牧业关系
6 致扭角羚患病的其他因素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本文编号:3195992
【文章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扭角羚的基本情况
1.1 扭角羚的简介
1.2 扭角羚的分布
1.3 扭角羚的重要性
2 扭角羚的外形及生活习性
2.1 扭角羚的外形特征
2.2 扭角羚的生活习性
3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内扭角羚的概况
3.1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3.2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内扭角羚的分布及迁移情况
4 研究现状
第二章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死亡扭角羚样品的细菌学分析
1 材料
1.1 样本来源
1.2 试剂
1.3 实验器材
2 方法
2.1 培养基的制备
2.2 样本的细菌常规分离培养
2.3 细菌选择培养
2.4 细菌的纯化培养
2.5 细菌的涂片染色镜检
2.6 细菌的生化实验
2.7 细菌的分子分类鉴定
2.8 小鼠致病性试验
2.9 药敏试验
3 结果
3.1 2014年死亡扭角羚的实验结果
3.2 2015年死亡扭角羚的实验结果
3.3 2016年死亡扭角羚的实验结果
3.4 总结
第三章 讨论与结论
1 该研究的限制性因素
2 致扭角羚死亡的环境因素
3 致扭角羚死亡的细菌学因素
4 扭角羚患病与其伴生动物疾病之间关系
5 扭角羚与当地放牧业关系
6 致扭角羚患病的其他因素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本文编号:31959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19599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