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测技术浅析
发布时间:2022-04-23 21:03
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气象灾害检测预测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其作为农业灾害防控与评估的基础,一直以来深受农业气象研究工作的重视。基于此,对我国农业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农业气象灾害指标、监测技术与预警技术进行总结和分析。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1 我国农业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
2 农业气象灾害指标
2.1 干旱指标
2.2 寒害指标
2.3 低温冷害指标
3 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测技术研究
3.1 地面监测
3.2 遥感监测
4 预警技术
4.1 数据统计预报
4.2 气象与天气(气候)相结合模式
5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极端气象灾害下输电系统的弹性评估及其提升措施研究[J]. 唐文虎,杨毅豪,李雅晶,陆佳政,吴青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20(07)
[2]山东省农业气象灾害与主要农作物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J]. 于小兵,陈虹,吉中会,李陈靓. 灾害学. 2019(03)
[3]北方设施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智能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J]. 孙治贵,王元胜,张禄,郭旺. 农业工程学报. 2018(23)
[4]茶园可视化农业气象信息动态监测预警系统研制及试验[J]. 吴彬,杨咏钢,李艳芳,金志凤.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8(08)
[5]基于Copula函数的辽西地区农业气象干旱灾害分析[J]. 李颖,冯玉,唐伟男,任家璇.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8(02)
[6]基于卫星遥感与气象站点数据的水稻高温热害监测和评估模型的改进[J]. 郭建茂,王锦杰,吴越,谢晓燕,申双和,于庚康. 自然灾害学报. 2018(01)
[7]林芝地区小麦条锈菌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及流行动态模型的构建[J]. 巩文峰,帅玉婷,马占鸿. 植物保护学报. 2018(01)
[8]中南半岛前期异常气候条件对中国南方稻区褐飞虱灾变性迁入的影响及其预测模型[J]. 包云轩,唐辟如,孙思思,陆明红,谢晓金,刘万才. 生态学报. 2018(08)
本文编号:3647980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1 我国农业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
2 农业气象灾害指标
2.1 干旱指标
2.2 寒害指标
2.3 低温冷害指标
3 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测技术研究
3.1 地面监测
3.2 遥感监测
4 预警技术
4.1 数据统计预报
4.2 气象与天气(气候)相结合模式
5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极端气象灾害下输电系统的弹性评估及其提升措施研究[J]. 唐文虎,杨毅豪,李雅晶,陆佳政,吴青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20(07)
[2]山东省农业气象灾害与主要农作物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J]. 于小兵,陈虹,吉中会,李陈靓. 灾害学. 2019(03)
[3]北方设施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智能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J]. 孙治贵,王元胜,张禄,郭旺. 农业工程学报. 2018(23)
[4]茶园可视化农业气象信息动态监测预警系统研制及试验[J]. 吴彬,杨咏钢,李艳芳,金志凤.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8(08)
[5]基于Copula函数的辽西地区农业气象干旱灾害分析[J]. 李颖,冯玉,唐伟男,任家璇.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8(02)
[6]基于卫星遥感与气象站点数据的水稻高温热害监测和评估模型的改进[J]. 郭建茂,王锦杰,吴越,谢晓燕,申双和,于庚康. 自然灾害学报. 2018(01)
[7]林芝地区小麦条锈菌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及流行动态模型的构建[J]. 巩文峰,帅玉婷,马占鸿. 植物保护学报. 2018(01)
[8]中南半岛前期异常气候条件对中国南方稻区褐飞虱灾变性迁入的影响及其预测模型[J]. 包云轩,唐辟如,孙思思,陆明红,谢晓金,刘万才. 生态学报. 2018(08)
本文编号:36479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64798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