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采后阿太菌果腐病病原学及其致病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11 11:31
  梨(Pyrus spp.)是世界上主要果树之一,黄冠梨作为主栽和主要贮藏品种在梨产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自2016年,在河北肃宁、深州、辛集等地贮藏期的黄冠梨中开始零星发现一种新病害,2018年,该未知病害发生率高达10%,有的甚至达到20%,给梨贮藏企业造成较严重的经济损失。作为一种新病害,其病原、生物学特性以及致病机理均尚未见报道,导致无法提出针对于生产的新病害防控技术规程。因此,本文以阿太菌果腐病为研究对象,采用植物病理学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开展了病害发生情况调查、病原菌种类鉴定、病原菌生物学、病原菌全基因组测序及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病原菌与寄主的互作机制、种质资源对病原菌的抗性评价以及室内药剂毒力测定等研究工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首次研究证实梨采后阿太菌果腐病为世界范围的一种新病害,其致病菌为Athelia bombacina。阿太菌果腐病的主要症状特点为发病初期,果面形成浅褐色圆形小斑点,可呈多点分布。后病斑逐渐扩大,呈圆形或椭圆形规则性病变且病部伴有凹陷。切开病部果皮,可见病部果肉形成明显空腔,病部果肉与周围健康果肉不易分离,后期多个病斑融合为一体,整个果... 

【文章页数】:13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果实采后病害及阿太菌研究进展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果实采后病害研究进展
        1.2.2 阿太菌属研究进展
        1.2.3 组学技术在真菌中的应用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梨采后阿太菌果腐病病原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梨采后阿太菌果腐病发生情况调查
        2.1.2 梨采后阿太菌果腐病病原鉴定
            2.1.2.1 病原菌分离、纯化
            2.1.2.2 病原菌形态学鉴定
            2.1.2.3 梨采后阿太菌果腐病菌分子生物学鉴定
            2.1.2.4 致病性测定
        2.1.3 梨采后阿太菌果腐病菌寄主范围测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梨阿太菌果腐病在河北的发生情况
        2.2.2 梨阿太菌果腐病症状特点
        2.2.3 梨采后阿太菌果腐病病原鉴定
            2.2.3.1 阿太菌果腐病病原菌分离及形态学特征
            2.2.3.2 梨采后阿太菌果腐病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2.2.3.3 致病性测定结果
        2.2.4 寄主范围测定
    2.3 本章结论
        2.3.1 结论
        2.3.2 讨论
第三章 梨采后阿太菌果腐病菌生物学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菌株
        3.1.2 培养基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3.1.3 温度、pH对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影响
        3.1.4 光照对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影响
        3.1.5 碳、氮源对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影响
        3.1.6 菌丝和担孢子致死温度测定
        3.1.7 病原菌产孢条件研究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培养基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3.2.2 温度、pH对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影响
        3.2.3 C源、N源对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影响
        3.2.4 光照对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影响
        3.2.5 菌丝和担孢子致死温度
        3.2.6 产孢条件的优化试验
    3.3 本章结论
        3.3.1 结论
        3.3.2 讨论
第四章 Athelia bombacina全基因组测序及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样品的制备及评估
        4.1.2 A.bombacina基因组数据分析
        4.1.3 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4.1.4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原生质体的制备
        4.2.2 原生质体再生菌株的致病性鉴定
        4.2.3 单核化处理前后Suvery分析比较
        4.2.4 基因组组装
        4.2.5 组装评估
        4.2.6 基因组组分分析
        4.2.7 基因功能注释
        4.2.8 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4.3 本章结论
        4.3.1 结论
        4.3.2 讨论
第五章 阿太菌果腐病菌与果实间的互作机制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发病阶段果实症状表现
        5.2.2 阿太菌果腐病菌A.bombacina的致病机制
            5.2.2.1 病原菌发酵液中可溶性糖和草酸含量的变化分析
            5.2.2.2 病原菌发酵液中漆酶、中性木聚糖酶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变化分析
            5.2.2.3 不同发病阶段果实中阿太菌果腐病菌A.bombacina转录组数据分析
        5.2.3 果实对阿太菌果腐病菌A.bombacina的抗性机制
            5.2.3.1 转录组测序质量
            5.2.3.2 组间差异表达基因统计
            5.2.3.3 基于WGCNA的共表达网络分析
            5.2.3.4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5.2.3.5 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
            5.2.3.6 果实中丙二醛含量及保护酶活性变化分析
    5.3 本章结论
        5.3.1 结论
        5.3.2 讨论
第六章 梨、苹果种质对阿太菌果腐病菌抗性评价及室内药剂毒力测定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不同梨、苹果品种对阿太菌果腐病菌的抗性评价
        6.1.2 梨采后阿太菌果腐病菌室内药剂毒力测定
        6.1.3 数据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梨种质对梨阿太菌果腐病的抗性比较
        6.2.2 苹果种质对梨阿太菌果腐病的抗性比较
        6.2.3 不同杀菌剂对A.bombacina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
        6.2.4 7 种杀菌剂对A.bombacina的室内毒力
    6.3 本章结论
        6.3.1 结论
        6.3.2 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藤黄节杆菌ATCC21606的全基因组测序及序列分析[J]. 谷璐婷,李凌彦,孔道春,易发平.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20(05)
[2]耐低温降解纤维素菌株筛选、鉴定及产酶条件优化[J]. 郑国香,艾爽,尹婷,李健.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9(02)
[3]锰离子Mn(Ⅱ)对糙皮侧耳木质素降解酶活性和原基形成的影响[J]. 胡越,安运平,郭恒,尼振原,申进文,戚元成,文晴.  菌物学报. 2019(01)
[4]组学技术在核盘菌研究中的应用[J]. 孙慧颖,冯杰,梁月,王泽昊,王婷月.  生物工程学报. 2019(04)
[5]真菌群体基因组学研究进展[J]. 张荆城,边银丙,肖扬.  微生物学通报. 2019(02)
[6]金针菇基因组测序与组装策略分析[J]. 徐伟南,黄蓉梅,刘媛媛,仝宗军,韩星,谢路昱,谢宝贵.  菌物学报. 2018(12)
[7]杧果细菌性角斑病病原菌XC01菌株的全基因组测序及序列分析[J]. 柳凤,欧雄常,詹儒林.  果树学报. 2018(10)
[8]罗耳阿太菌多糖锌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 董金满,李鸿梅,李炳东.  食品工业. 2018(06)
[9]罗耳阿太菌源生淀粉糖化酶发酵条件的优化及鉴定[J]. 景洁,李鸿梅,董金满,吴洪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11)
[10]蕈菌基因组测序的进展[J]. 图力古尔,鲁铁.  菌物研究. 2017(03)

博士论文
[1]连作土壤中黄瓜枯萎病菌的致病力变化规律及强、弱致病力菌株的转录组分析[D]. 黄晓庆.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
[2]我国玉米新病害—玉米尾孢灰斑病研究[D]. 刘可杰.沈阳农业大学 2017
[3]捕食性真菌Duddingtonia flagrans全基因组测序及基于转录组分析的捕食相关基因研究[D]. 张伟.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
[4]比较基因组、转录组和基因功能研究揭示核盘菌致病和发育的分子机理[D]. 吕学良.华中农业大学 2015
[5]木蹄层孔菌降解白桦木质纤维素的分子机理与相关酶学特性研究[D]. 尚洁.东北林业大学 2014
[6]高寒草地真菌纤维素降解酶系及其对油菜秸秆降解活性的研究[D]. 芦光新.甘肃农业大学 2012
[7]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菌株SC64开发作为生物除草剂的潜力研究[D]. 唐伟.南京农业大学 2011
[8]降解纤维素菌种筛选及纤维素降解研究[D]. 白洪志.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博落回白绢病菌的鉴定及RNA病毒介导的弱毒特性研究[D]. 陈丹.湖南农业大学 2016
[2]罗耳阿太菌(Athelia rolfsii)发酵产多糖和β-1,3葡聚糖酶的工艺优化及性质分析[D]. 张桂弘.吉林农业大学 2016
[3]原生质体融合选育高产罗尔阿太菌多糖菌株及放大培养工艺优化[D]. 赵慧.吉林农业大学 2015
[4]罗耳阿太菌(Athelia rolfsii)胞外多糖提取纯化、理化性质及功能活性研究[D]. 魏明.吉林农业大学 2015
[5]甘薯白绢病品种抗性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研究[D]. 王洁元.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4
[6]岚皋县魔芋软腐病和白绢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生物防控初探[D]. 徐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7]黄连白绢病病菌Sclerotium rolfsii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的研究[D]. 马琳.四川农业大学 2010
[8]新疆达坂城盐湖中度嗜盐菌的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与Athelia rolfsii酸性甘露糖酶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的研究[D]. 刘会强.新疆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904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6904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4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