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质量指数和骨骼肌DNA拷贝数对鉴别野生和饲养王锦蛇的有效性评价

发布时间:2023-02-14 14:22
  野外非法捕捉的蛇类经常混入人工饲养个体中,在合法市场上洗白、出售,不仅干扰合法产业的正常秩序,而且还严重破坏野外资源。因此,继续建立有效鉴别野生和人工饲养蛇类的方法。本研究以养殖量和盗捕量较大的王锦蛇(Elaphe cariata)为例,建立了肝-头指数(Ilh)和肝-体指数(Ilb)两个肝脏指数来鉴别野生和人工饲养蛇类。利用这两个指标,采用Fisher’s判别将已知来源的个体进行来源回判时,两个指标的正确判别率在野生组均为96.9%,饲养组均为74.1%,整体正确率为86.4%。但是两指标在野生组和饲养组都有显著的性别差异,而且饲养组的雄性与野生组的雌性数值比较接近,当这两组同时进行判别时,Ilh和Ilb对饲养组雄性的错判风险均高达36.4%。但在性别明确时,4对野生和饲养的雄性判别正确率在野生组为100%,饲养组为90.4%,整体达到94.1%;对于两组雌性判别正确率野生组依然达到100%,饲养组为81.3%,整体92.9%。如的情形与4一致,同一性别的整体正确判别率高达90.5%(雌性)和94.1%(雄性)。这两个指标测量方便,适用死体或者不完整的死体鉴别,也可能适用于其他蛇类。...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蛇类资源的利用价值及消费需求
    1.2 过度的开发利用蛇类资源造成的影响
    1.3 蛇类养殖产业的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
    1.4 目前鉴别蛇类来源方法以及局限性
        1.4.1 野蛇对饲养条件适应性差引起的综合症状
        1.4.2 人工饲养蛇类体表的理化标记或印记
        1.4.3 微芯片标记(PIT)
        1.4.4 人工选育产生的特殊斑纹
        1.4.5 胃肠道寄生虫的差异
        1.4.6 DNA遗传标记法
        1.4.7 稳定同位素
    1.5 新方法的研究思路
        1.5.1 基于野生和人工饲养条件下肝脂肪含量差异的鉴别思路
        1.5.2 基于骨骼肌拷贝数差异鉴别思路
2 基于肝脏质量指数鉴别人工饲养和野生王锦蛇的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与测量
        2.2.2 数据分析
    2.3 结果
        2.3.1 各项量度的描述性统计
        2.3.2 各项量度间的关系
        2.3.3 Ilh和Ilb的组间差异和性别差异
        2.3.4 Ilh和Ilb对来源的判别力
    2.4 讨论
        2.4.1 野生组和人工饲养组肝脏质量的差异
        2.4.2 Ilh和Ilb在野生组和饲养组鉴别力分析及应用
3 基于骨骼肌基因组拷贝数的差异鉴别王锦蛇来源的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的采集
        3.2.2 实验仪器设备与试剂
        3.2.3 总基因组DNA提取
        3.2.4 引物设计及合成
        3.2.5 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品的制备
        3.2.6 数据分析
    3.3 结果
        3.3.1 DNA提取结果
        3.3.2 ND2和c-mos标准品扩增片段鉴定
        3.3.3 重组标准品质粒的鉴定
        3.3.4 ND2基因和c-mos基因qPCR引物扩增结果
        3.3.5 荧光定量PCR数据质量分析
        3.3.6 nuDNA和mtDNA拷贝数在野生和人工饲养组的差异分析
    3.4 讨论
        3.4.1 实时荧光定量PCR绝对定量方法可靠性
        3.4.2 腐败度的影响
        3.4.3 Pmt、RLD指标对人工饲养王锦蛇的鉴别力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7425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7425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4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