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长管蚜识别报警信息素EBF的嗅觉蛋白(SaveOBP3/7/9)表达定位
发布时间:2023-04-01 06:37
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 Fabricius是小麦植株上重要的刺吸式害虫。嗅觉系统在蚜虫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寄主植物定位及产卵地选择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外界气味分子穿过触角感器孔道进入淋巴液与气味结合蛋白(OBPs)结合,进而开启下游的信号传递。(E)-β-farnesene(EBF)是麦长管蚜等多种蚜虫报警信息素的主要活性成分,EBF的释放会引起周围蚜虫的忌避行为。与EBF强烈结合的麦长管蚜气味结合蛋白主要是Save OBP3/7/9。目前,上述蛋白在蚜虫触角上的表达位置(感器)尚不清楚。本研究利用扫描电镜对麦长管蚜触角感器超显微结构进行了细致观察;利用whole-mount原位杂交技术结合荧光定量技术观察了Save OBP3/7/9在麦长管蚜羽化后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定位和表达差异;实现了对Save OBP3/7/9在麦长管蚜成蚜触角上亚细胞水平的表达定位。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麦长管蚜成蚜触角感器发育过程的超显微结构观察和Save OBP3/7/9在羽化不同时间节点的表达差异。结果如下:1)成蚜触角感器包括原生感觉圈、次生感觉圈、Ⅰ型和Ⅱ型毛形感器、钟形感器和腔锥状感...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麦长管蚜
1.1.1 麦长管蚜的分布与危害
1.1.2 麦长管蚜的防治方法
1.2 昆虫触角感器
1.2.1 昆虫触角感器的感受机制
1.2.2 昆虫触角感器的类型及功能
1.2.3 蚜虫触角感器的研究
1.3 昆虫OBPs的研究进展
1.3.1 OBPs的种类
1.3.2 OBPs的表达分布
1.3.3 OBPs的功能研究
1.4 荧光原位杂交在OBPs研究中的有关应用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 研究内容
第二章 麦长管蚜SaveOBP3/7/9 在触角羽化后不同时间点的表达量差异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虫源
2.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麦长管蚜触角感器的显微结构观察
2.2.2 荧光定量PCR分析
2.3 结果
2.3.1 麦长管蚜触角感器观察
2.3.2 SaveOBP3/7/9 不同时间节点荧光定量结果
2.4 讨论
第三章 麦长管蚜SaveOBP3/7/9 在触角感器中的分布表达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主要试剂
3.1.3 主要仪器设备
3.1.4 总RNA样本的提取
3.1.5 SaveOBP3/7/9 基因的克隆
3.1.6 探针合成
3.1.7 试剂制备
3.1.8 探针制备
3.1.9 原位杂交
3.2 结果
3.2.1 RNA质量检测
3.2.2 cDNA片段克隆
3.2.3 菌落PCR
3.2.4 序列分析
3.2.5 探针合成
3.2.6 SaveOBP3/7/9 在成蚜触角中的表达定位
3.3 讨论
第四章 全文总结
4.1 主要结论
4.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776634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麦长管蚜
1.1.1 麦长管蚜的分布与危害
1.1.2 麦长管蚜的防治方法
1.2 昆虫触角感器
1.2.1 昆虫触角感器的感受机制
1.2.2 昆虫触角感器的类型及功能
1.2.3 蚜虫触角感器的研究
1.3 昆虫OBPs的研究进展
1.3.1 OBPs的种类
1.3.2 OBPs的表达分布
1.3.3 OBPs的功能研究
1.4 荧光原位杂交在OBPs研究中的有关应用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 研究内容
第二章 麦长管蚜SaveOBP3/7/9 在触角羽化后不同时间点的表达量差异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虫源
2.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麦长管蚜触角感器的显微结构观察
2.2.2 荧光定量PCR分析
2.3 结果
2.3.1 麦长管蚜触角感器观察
2.3.2 SaveOBP3/7/9 不同时间节点荧光定量结果
2.4 讨论
第三章 麦长管蚜SaveOBP3/7/9 在触角感器中的分布表达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主要试剂
3.1.3 主要仪器设备
3.1.4 总RNA样本的提取
3.1.5 SaveOBP3/7/9 基因的克隆
3.1.6 探针合成
3.1.7 试剂制备
3.1.8 探针制备
3.1.9 原位杂交
3.2 结果
3.2.1 RNA质量检测
3.2.2 cDNA片段克隆
3.2.3 菌落PCR
3.2.4 序列分析
3.2.5 探针合成
3.2.6 SaveOBP3/7/9 在成蚜触角中的表达定位
3.3 讨论
第四章 全文总结
4.1 主要结论
4.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7766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776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