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细菌性褐条病菌RS-2 Ⅳ型分泌系统致病机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04 06:14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是水稻生产上重要的细菌性病害之一。该病害在国内外水稻种植地区普遍发生,对水稻的生产安全造成严重影响。本实验室前期对中国水稻细菌性褐条病菌的病原鉴定、特征化及致病机制等开展了研究,通过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发现我国水稻田间分离的Acidovorax avenae subsp.aveae(Aaa)菌株 RS-1 和 RS-2 都存在 Ⅰ 型分泌系统(T1SS)至Ⅵ型分泌系统(T6SS),并对T6SS开展了深入而系统地的研究,揭示了该分泌系统与水稻细菌性褐条病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理解各分泌系统在水稻细菌性褐条病菌致病中的作用,对揭示该病害的成灾机理非常重要。本研究拟在前期通过序列比对发现Aaa菌株RS-2中含有9个Ⅳ型分泌系统(T4SS)基因的基础上,利用同源重组法构建菌株RS-2各个T4SS基因相应的突变体,及4个致病相关基因的回补菌株,并比较分析突变体、回补体和野生型在水稻幼苗致病性、游动性、生物膜形成、胞外多糖产生、胞外酶活性和过氧化氢耐受性等致病相关表型的差异,以鉴定T4SS在水稻细菌性褐条病菌致病中的功能;本研究的结果发现Acav0607,Acav ...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概况
1.1.1 发生与危害
1.1.2 病原
1.1.3 病原菌形态
1.1.4 病害主要症状
1.1.5 发病条件
1.1.6 防治
1.2 水稻褐条病菌的致病机制
1.2.1 致病生化因子
1.2.2 分泌系统
1.2.3 噬菌体
2 研究内容与目的意义
3 材料与方法
3.1 实验材料
3.1.1 菌株与质粒
3.1.2 主要试剂(盒)、酶及抗生素
3.1.3 培养基及缓冲液、电泳凝胶
3.2 生物信息学分析
3.3 同源重组法
3.4 突变体的构建
3.4.1 菌株和质粒准备
3.4.2 引物设计
3.4.3 扩增获得目的基因片段
3.4.4 酶切和回收目的片段
3.4.5 目的片段与自杀质粒片段连接
3.4.6 CaCl2法制备大肠杆菌感受态及热击
3.4.7 重组质粒基因突变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3.4.8 电击感受态的制备与电击
3.4.9 基因突变菌株的筛选、鉴定与保存
3.5 回补体的构建
3.5.1 回补基因的选择
3.5.2 菌株和质粒准备
3.5.3 引物设计
3.5.4 扩增和回收获得回补体目的基因片段
3.5.5 单酶切pRADK质粒
3.5.6 同源重组质粒的构建和鉴定
3.5.7 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的热击转化
3.5.8 重组质粒基因突变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3.5.9 电击感受态的制备与电击
3.5.10 回补体菌株的筛选、鉴定与保存
3.6 突变体和回补体菌株毒力相关表型的测定
3.6.1 致病性测定
3.6.2 生长曲线测定
3.6.3 生物膜形成测定
3.6.4 游动性测定
3.6.5 胞外多糖产生测定
3.6.6 胞外酶活性测定
3.6.7 过氧化氢耐受性测定
3.6.8 噬菌体侵染能力测定
3.6.9 全蛋白提取和质谱分析
4 结果
4.1 T4SS基因的预测
4.2 T4SS突变体的构建
4.2.1 基因的目的片段的扩增
4.2.2 T4SS基因重组自杀质粒的构建
4.2.3 T4SS基因突变株的筛选和鉴定
4.3 T4SS回补体的构建
4.3.1 T4SS基因目的片段的扩增
4.3.2 T4SS回补基因重组质粒的构建
4.3.3 T4SS基因回补体的筛选和鉴定
4.4 水稻幼苗致病性
4.5 生长曲线
4.6 生物膜形成
4.7 游动性
4.8 胞外多糖产生
4.9 胞外酶活性测定
4.9.1 胞外纤维素酶的活性测定
4.9.2 胞外淀粉酶的活性测定
4.9.3 胞外蛋白酶的活性测定
4.10 过氧化氢耐受性测定
4.11 噬菌体侵染能力测定
4.12 全蛋白质谱分析
4.12.1 蛋白分类
4.12.2 重要代谢路径分析
5 讨论
5.1 T4SS突变体和回补体构建策略
5.2 T4SS在病菌致病机制的作用
5.3 后续工作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808116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概况
1.1.1 发生与危害
1.1.2 病原
1.1.3 病原菌形态
1.1.4 病害主要症状
1.1.5 发病条件
1.1.6 防治
1.2 水稻褐条病菌的致病机制
1.2.1 致病生化因子
1.2.2 分泌系统
1.2.3 噬菌体
2 研究内容与目的意义
3 材料与方法
3.1 实验材料
3.1.1 菌株与质粒
3.1.2 主要试剂(盒)、酶及抗生素
3.1.3 培养基及缓冲液、电泳凝胶
3.2 生物信息学分析
3.3 同源重组法
3.4 突变体的构建
3.4.1 菌株和质粒准备
3.4.2 引物设计
3.4.3 扩增获得目的基因片段
3.4.4 酶切和回收目的片段
3.4.5 目的片段与自杀质粒片段连接
3.4.6 CaCl2法制备大肠杆菌感受态及热击
3.4.7 重组质粒基因突变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3.4.8 电击感受态的制备与电击
3.4.9 基因突变菌株的筛选、鉴定与保存
3.5 回补体的构建
3.5.1 回补基因的选择
3.5.2 菌株和质粒准备
3.5.3 引物设计
3.5.4 扩增和回收获得回补体目的基因片段
3.5.5 单酶切pRADK质粒
3.5.6 同源重组质粒的构建和鉴定
3.5.7 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的热击转化
3.5.8 重组质粒基因突变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3.5.9 电击感受态的制备与电击
3.5.10 回补体菌株的筛选、鉴定与保存
3.6 突变体和回补体菌株毒力相关表型的测定
3.6.1 致病性测定
3.6.2 生长曲线测定
3.6.3 生物膜形成测定
3.6.4 游动性测定
3.6.5 胞外多糖产生测定
3.6.6 胞外酶活性测定
3.6.7 过氧化氢耐受性测定
3.6.8 噬菌体侵染能力测定
3.6.9 全蛋白提取和质谱分析
4 结果
4.1 T4SS基因的预测
4.2 T4SS突变体的构建
4.2.1 基因的目的片段的扩增
4.2.2 T4SS基因重组自杀质粒的构建
4.2.3 T4SS基因突变株的筛选和鉴定
4.3 T4SS回补体的构建
4.3.1 T4SS基因目的片段的扩增
4.3.2 T4SS回补基因重组质粒的构建
4.3.3 T4SS基因回补体的筛选和鉴定
4.4 水稻幼苗致病性
4.5 生长曲线
4.6 生物膜形成
4.7 游动性
4.8 胞外多糖产生
4.9 胞外酶活性测定
4.9.1 胞外纤维素酶的活性测定
4.9.2 胞外淀粉酶的活性测定
4.9.3 胞外蛋白酶的活性测定
4.10 过氧化氢耐受性测定
4.11 噬菌体侵染能力测定
4.12 全蛋白质谱分析
4.12.1 蛋白分类
4.12.2 重要代谢路径分析
5 讨论
5.1 T4SS突变体和回补体构建策略
5.2 T4SS在病菌致病机制的作用
5.3 后续工作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8081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808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