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5省区致病疫霉抗药性及细菌SR13-2的防病促生机理
发布时间:2023-08-15 19:24
引起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的病原菌是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属于藻界、卵菌门、卵菌纲、腐霉科、疫霉属(Phytophthora)。在马铃薯原产地及其它主产区,其最初观察到的主要是A1交配型,但随着马铃薯种质资源的迁移以及病菌自身的分化变异或其它因素,在许多马铃薯产区逐渐出现了A2交配型,且自育型和A1A2型也开始增加,表明致病疫霉产生卵孢子的潜在能力已大幅度增加,这使得致病疫霉对外界的环境更加适应,也导致晚疫病更难防治。目前针对晚疫病的防治手段主要依靠化学农药,而在诸多化学农药中甲霜灵的使用最为广泛,效果最为理想。但由于近年来农药的滥用,尤其是甲霜灵的长期过量使用,导致致病疫霉对甲霜灵的抗性越来越强,更加大了对马铃薯晚疫病的有效防治难度。因此,及时监测致病疫霉对甲霜灵的抗性状态以及寻求甲霜灵的替代品已成为保障其马铃薯生产及其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此外,虽然化学农药能够高效快速的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给农民带来较大收益,但给环境带来的污染更不容轻视。所以在筛选防病效果好、毒性小、环境污染轻的农药的同时,加大对有益微生物研究的力度,推进生物...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马铃薯及其晚疫病
1.1.1 马铃薯的重要性
1.1.2 马铃薯晚疫病
1.2 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措施
1.2.1 抗病品种
1.2.2 农业栽植措施
1.2.3 化学防治
1.2.4 生物防治
1.3 致病疫霉拮抗细菌SR13-2
1.3.1 SR13-2 的发现及其抑菌作用
1.3.2 SR13-2 的鉴定
1.3.3 SR13-2 的防病效果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2017 年北方5 省区致病疫霉采集及抗药监测
2.1 实验材料
2.1.1 供试菌株
2.1.2 供试培养基
2.1.3 供试植物材料
2.1.4 实验试剂
2.1.5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致病疫霉的采集、培育、筛选、分离、鉴定
2.2.2 菌落生长速率法测定致病疫霉对甲霜灵的抗药性
2.2.3 甲霜灵抗药性标准
2.2.4 高抗菌株对嘧菌酯的抗性测定
2.2.5 嘧菌酯抗药性标准
2.3 实验结果
2.3.1 北方五省区致病疫霉菌株的采集结果
2.3.2 北方5 省区致病疫霉菌株对甲霜灵的抗药性
2.3.3 北方5 省区致病疫霉抗甲霜灵菌株的地理分布
2.3.4 甲霜灵与嘧菌酯的交互抗性
2.4 讨论
第三章 SR13-2 菌液对马铃薯种薯萌芽期的促生及防病
3.1 实验材料
3.1.1 供试菌株
3.1.2 实验试剂
3.1.3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SR13-2 菌液的制备
3.2.2 不同浓度的SR13-2 菌液对马铃薯种薯的处理
3.2.3 种薯内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3.2.4 种薯内呼吸相关酶活PPO和 AAO的测定
3.2.5 马铃薯种薯的防病观察
3.2.6 种薯内的抗病相关酶活的测定
3.3 实验结果
3.3.1 不同浓度的SR13-2 菌液对马铃薯种薯萌芽的影响
3.3.2 种薯内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测定结果
3.3.3 种薯呼吸相关酶PPO和 AAO的测定结果
3.3.4 对种薯防病效果
3.3.5 种薯的抗性酶活的测定结果
3.4 讨论
第四章 SR13-2 菌液对马铃薯盆栽植株的促生及防病作用
4.1 实验材料
4.1.1 供试菌株
4.1.2 实验试剂
4.1.3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浓度为5×10-1的SR13-2 菌液浸种后对幼芽生长及出苗的观察
4.2.2 浸种后对盆栽幼苗生长及叶片的影响
4.2.3 盆栽幼苗离体叶片的防病观察
4.2.4 菌液对马铃薯种薯及盆栽植株的不同处理方式
4.2.5 不同处理影响马铃薯盆栽植株长势长相的观察
4.2.6 不同处理影响盆栽植株叶片可溶性糖和蛋白含量的测定
4.2.7 不同处理影响盆栽植株呼吸作用相关酶活的测定
4.2.8 不同处理影响盆栽植株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4.2.9 不同处理影响盆栽植株防病效果的观察
4.2.10 不同处理影响盆栽植株抗性酶活的测定
4.3 实验结果
4.3.1 浓度为5×10-1的SR13-2 菌液浸种后对幼芽长势及出苗的观察
4.3.2 浸种后对盆栽幼苗生长及叶片蒸腾的影响
4.3.3 盆栽幼苗的离体叶片的防病对比
4.3.4 SR13-2 菌液对马铃薯种薯及盆栽植株不同处理后的观察
4.3.5 不同处理后马铃薯盆栽植株长势长相的统计学分析
4.3.6 盆栽植株叶片中可溶性糖和蛋白的含量的变化
4.3.7 盆栽植株呼吸作用相关酶活的对比
4.3.8 盆栽植株的叶绿素含量的对比
4.3.9 不同处理后盆栽植株的防病效果
4.3.10 不同处理后盆栽植株抗性相关酶活的变化
4.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3842125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马铃薯及其晚疫病
1.1.1 马铃薯的重要性
1.1.2 马铃薯晚疫病
1.2 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措施
1.2.1 抗病品种
1.2.2 农业栽植措施
1.2.3 化学防治
1.2.4 生物防治
1.3 致病疫霉拮抗细菌SR13-2
1.3.1 SR13-2 的发现及其抑菌作用
1.3.2 SR13-2 的鉴定
1.3.3 SR13-2 的防病效果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2017 年北方5 省区致病疫霉采集及抗药监测
2.1 实验材料
2.1.1 供试菌株
2.1.2 供试培养基
2.1.3 供试植物材料
2.1.4 实验试剂
2.1.5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致病疫霉的采集、培育、筛选、分离、鉴定
2.2.2 菌落生长速率法测定致病疫霉对甲霜灵的抗药性
2.2.3 甲霜灵抗药性标准
2.2.4 高抗菌株对嘧菌酯的抗性测定
2.2.5 嘧菌酯抗药性标准
2.3 实验结果
2.3.1 北方五省区致病疫霉菌株的采集结果
2.3.2 北方5 省区致病疫霉菌株对甲霜灵的抗药性
2.3.3 北方5 省区致病疫霉抗甲霜灵菌株的地理分布
2.3.4 甲霜灵与嘧菌酯的交互抗性
2.4 讨论
第三章 SR13-2 菌液对马铃薯种薯萌芽期的促生及防病
3.1 实验材料
3.1.1 供试菌株
3.1.2 实验试剂
3.1.3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SR13-2 菌液的制备
3.2.2 不同浓度的SR13-2 菌液对马铃薯种薯的处理
3.2.3 种薯内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3.2.4 种薯内呼吸相关酶活PPO和 AAO的测定
3.2.5 马铃薯种薯的防病观察
3.2.6 种薯内的抗病相关酶活的测定
3.3 实验结果
3.3.1 不同浓度的SR13-2 菌液对马铃薯种薯萌芽的影响
3.3.2 种薯内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测定结果
3.3.3 种薯呼吸相关酶PPO和 AAO的测定结果
3.3.4 对种薯防病效果
3.3.5 种薯的抗性酶活的测定结果
3.4 讨论
第四章 SR13-2 菌液对马铃薯盆栽植株的促生及防病作用
4.1 实验材料
4.1.1 供试菌株
4.1.2 实验试剂
4.1.3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浓度为5×10-1的SR13-2 菌液浸种后对幼芽生长及出苗的观察
4.2.2 浸种后对盆栽幼苗生长及叶片的影响
4.2.3 盆栽幼苗离体叶片的防病观察
4.2.4 菌液对马铃薯种薯及盆栽植株的不同处理方式
4.2.5 不同处理影响马铃薯盆栽植株长势长相的观察
4.2.6 不同处理影响盆栽植株叶片可溶性糖和蛋白含量的测定
4.2.7 不同处理影响盆栽植株呼吸作用相关酶活的测定
4.2.8 不同处理影响盆栽植株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4.2.9 不同处理影响盆栽植株防病效果的观察
4.2.10 不同处理影响盆栽植株抗性酶活的测定
4.3 实验结果
4.3.1 浓度为5×10-1的SR13-2 菌液浸种后对幼芽长势及出苗的观察
4.3.2 浸种后对盆栽幼苗生长及叶片蒸腾的影响
4.3.3 盆栽幼苗的离体叶片的防病对比
4.3.4 SR13-2 菌液对马铃薯种薯及盆栽植株不同处理后的观察
4.3.5 不同处理后马铃薯盆栽植株长势长相的统计学分析
4.3.6 盆栽植株叶片中可溶性糖和蛋白的含量的变化
4.3.7 盆栽植株呼吸作用相关酶活的对比
4.3.8 盆栽植株的叶绿素含量的对比
4.3.9 不同处理后盆栽植株的防病效果
4.3.10 不同处理后盆栽植株抗性相关酶活的变化
4.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38421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842125.html